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军事-搜狐网站
军事频道 > 多角度看军事

俄专家分析伊拉克战争 称要做好高技术作战准备

  2006年11月,在拉脱维亚的里加召开了北约国家首脑会议。其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全面政治指导》,这份文件重申:集体防务将像以往一样是盟国的主要目标。然而新的要素是:现在军事力量可以在北约责任区及其以外用于应对恐怖分子和其它非对称威胁。

此外,它还强调盟国应当能够实施集体防务或解决不同规模和特点的危机,在任何条件和全球任何地区使用常规和核力量。

  因此,北约军政领导人试图将发展军事潜力的主要精力置于下列内容上:

  *塑造在同时进行的几个行动中实施集体防务和危机解决的部署能力;

  *开发出能够在全球不同地区行动中有效指导部队的北约管理体系;

  *打造机动能力,为此目的,参与者们计划对其不少于40%的地面部队进行远离责任区作战的训练,其中8%将参与保持高度战备,随时参与行动;

  *在北约和欧盟之间建立以北约为领导的密切的军事协调;

  *为“远征”行动准备联合武装部队:在峰会期间,15个欧洲北约国家通过了各自抽出3或4架S-17飞机(今后预计将这一数字增大到20)用于组建空运部队并训练人员;此次峰会支持7个国家在今后10年中采购“空中客车”公司生产的宽体A-400M运输机的计划;

  *理顺北约高层管理关系,建立在盟国之间处理侦察事务并进行情报交换的组织和机制;

  *发展反恐能力,使北约武装部队和基础设施免受恐怖分子攻击;

  *保持北约的信息优势,包括可靠地保护自动控制与通信系统免遭网络攻击;

  *为部队提供在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背景下,在极端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中行动的更强的能力;

  *为人员提供可靠的保护。

  这些要点可以被视为北约的领先国家为追求国家安全而进行的研究的结果,它们希望实现对潜在对手的某些重要而稳固优势的结果。例如,美国在始于2002年的空军改革规划的框架内进行了这些研究。在2006年出版的《陆军2010展望》中也可以找到同样的新类型陆军概念。这一概念强化了“未来作战系统”规划中新一代装甲的研究开发。英国也在按照“未来快速反应系统”规划进行着同样的工作。

  北约国家的所有这些手段,都是为了使其武装部队能适应未来在大范围内使用高技术武器高强度冲突。

  “高技术武器”和“高技术武装冲突”的概念出现得比较晚。遗憾的是,目前仍然没有对其做出明确的定义。我们可以在“技术效率”的基础上阐述“高技术武器模式”的概念。在我看来,应该将其解释为一种武器模式,其整体属性应确保制造、维护、技术服务能与最有效的技术相一致,并且在生产、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包括功能实现、效能验证、预防性维护等),实现劳动力、原材料和时间的最优化产出。因此,一场高技术武装冲突可以被视为追求特定军事政治目标的武装冲突,其特征是成员国军事机构在冲突区域投入相当大的精力,而且交战国的一方或双方所使用的武器超出了现有大量生产的武器的效能。

  当前的军事政治态势表明,俄联邦保持着全球优势(至少是其地理位置和资源潜力),因此也在全球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潮流中居于中心位置。由于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界,俄联邦的邻国在军事经济潜力上参差不齐。

  未来俄联邦武装部队在西方、南方和东方可能参与的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性质,取决于参战方的军事技术水平,这一点已经在V.V.克沃什科夫和Y.A.马岑亚克的文章《俄联邦参与的战争与武装冲突的特征》中得到了完美的分析。但考虑到里加峰会参与者正试图打造其部队的机动能力、为其武装部队的远征行动做准备、为地面部队采购可空运的武器系统等等现实情况,有必要关注下列要点。一个在武器装备数量和质量上占据优势并掌握着信息、太空、空中、海洋等领域霸权的对手,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世界上任何地区,都能够迅速准备并发起战争,而无需考虑参战国的军事经济潜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在阿富汗(2001年)和伊拉克(2003年)发起的作战行动。

  因此,不能排除俄联邦地面部队的战役军团和战术兵团在可预见的将来参与高技术武装冲突的可能,这样的武装冲突不仅可能发生在模斯科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而且可能出现在在其它战略区甚至前苏联的一些共和国。

  当前的军事学杂志都探讨了地面军事力量的在更广的范围内发展、运用和训练的问题,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深入到战役-战术层次。尽管他们也或多或少地涵盖了战术兵团参与国际武装冲突和对非正规武装集团进行的作战,却没能对高技术冲突中的战术给予足够的重视。而正是战术级军事单位的训练最达不到现代需求,尤其在与占据技术优势的敌军作战时更是如此。在这一点上,海湾战争的教训非常明显。

  人们当然可以声称海湾战争中的作战行动是比较特殊的例子。但令人不安的现实是,失败的伊拉克部队都是按照与我们一样的方式进行装备、组织和训练的。因此,必须对那些作战行动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将其教训纳入俄军军事组织和训练的实践之中。例如,“沙漠风暴”行动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根据总体作战态势做出的一些重要修正,并将这些修正与伊方最初作战计划形成的态势和行动联系起来。既然这些修正最终导向了先进部队的胜利,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指挥控制的灵活性只能来源于更高水平的自动化指挥控制流程,以及在作战准备和作战实施中组织方法的优化。

  在这一点上,看起来应该使俄军战术级指挥控制机构的训练以下列需求为牵引。

  *首先,当前的作战组织标准应当与盟军在伊拉克战争中达到的指标相一致;指挥控制机构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做得比这些指标更好。

  *其次,在进行交战准备时,组织方法的数量应该得以优化,并减少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即使根本没有战术级自动化指挥控制设备,也应该将减少指挥控制机构的文书数量,无论在作战过程中还是在日常事务中都是如此。

  值得遗憾的是,2004年出版的新的作战条令却与此相当矛盾。一方面,他们明确要求指挥控制机构对态势变化迅速做出反应,并允许下属机构灵活行动,而另一方面,作战组织方法的数量却显著增加了(从1989年版条令的14到16个增加到21个)。显然,在当前作战环境下,各式情况报告数量的增长无助于指挥官和参谋人员展现更强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合成军战术演习组织实施条令》(2003年版,营连,第2部分)在这方面也好不到哪去。它要求准备40多份文书来完成连或营规模的实弹战术演习。由于训练中的程序肯定会反映到指挥官和参谋人员在组织实战时的风格和方法上,过多的组织程序、过多的文书都会成为其不良的特征。

  “沙漠风暴”行动的另一个特点是,专门建立了直升机攻击部队——连营级空地战术分队——用于地面部队的推进。担负扰乱敌军指挥控制系统任务的特种部队作战单元也是如此。显然,在现代高技术武装冲突中,指挥控制中心将会经常被迫作为一个作战实体来实施作战行动。这正是为什么指挥控制机构必须接受相关训练,以便不但完成控制部队的任务,还要根据需要在战斗中保卫自己。

  以此为基础,我们就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步骤,来改进组织结构,并对陆军战术层次的指挥控制机构进行训练。

  *首先,仅仅近似于参谋机构平时和战时的组织、力量和维护水平是不够的。为了很好地完成指挥控制机构的准备,我们必须让所有的侦察、通信、防护、支援单元都处于充分部署的状态。在简编部队中,可以通过将其进一步缩编为常规的摩托化步兵或坦克分队来实现这一目标。当前的情况是,简编部队中的指挥控制机构是满编的,而他们主要忙于明确和修订动员文书,这种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会导致简编部队的指挥员和参谋人员缺乏教育训练,从而使知识和技能产生滑坡,更别提指挥下属分队进行战斗了。正是这些人员最需要接受在高技术武装冲突中进行作战行动的特殊而复杂的训练。

  *其次,除非让指挥控制设备置身于演习场地,否则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指挥控制训练水平。而在简编部队中,主要的通信、侦察和指挥控制设备通常都处于封存状态,只有一到两辆指挥车辆可以用于参加演习。其结果是,整整一代参谋军官都认为指挥控制中心就是配备有围栏、厕所、会议桌、天线、防护手段以及其它“必要”资产的帐篷,而充斥着这些所谓资产的指挥控制中心通常在整场演习中只能保持静止状态,其对抗行动、隐蔽机动、隐蔽部署、心理防护等内容根本得不到演练。在人们的印象里,部队和分队的装备仅仅是为了拥有过时的笨重设备,而不是为了指挥控制机构的训练。

  *第三,越来越多的武装冲突表明,在一个充满威胁的时代里,我们根本不可能拥有足够的时间来为指挥控制机构进行充分的准备,以使其达到更高的协同水平。毕竟,要想在敌人使用先进的高技术武器的环境中,使战术级指挥控制机构准备并保持较高的战备水平,其难度和耗费都不亚于开发和维护先进的武器系统。此外,信息对抗在现代高技术武装冲突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指挥控制机构正成为敌人的主要目标。不难预见,指挥控制机构很可能会被彻底摧毁,这就提出了建立备用指挥控制机构的需求。在这种环境下,陆军部队的简编部队不但应该成为俄军的动员基础,而且能对常备部队指挥控制机构进行补充和轮换,而后者在未来武装冲突的初期就能拥有第一手作战经验。常备部队无可争辩的优点在于其较高的训练水平,这就正好可以与简编部队指挥控制机构和保障单元的训练水平形成有益的补充。但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决不能减小简编部队的训练量,或者把简编部队视为“二流”部队。

  上述实例、结论和需求仅仅聚焦于指挥控制机构训练问题的一小部分,并且指出了从整体上把握武装冲突领域发生的变化的必要性。在对现代战争和武装冲突研究的基础上,还可以查找出俄军军事组织发展、训练和运用的许多其它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是提高陆军战术兵团和部队的战斗力。

  考虑到国家在未来数年中还无力对俄军进行大规模的重新组织和重新武装,有必要分两个阶段来使战术兵团和部队做好高技术武装冲突中的作战准备。

  在第一阶段中(经济实力满足需求之前),应采取下列措施,以便部分地减小战术兵团和部队在高技术武装冲突中可能面临的非对称威胁,并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首先,在《军事思考》等军事理论期刊上,对重新组织俄军(尤其是营-团-师级)的途径和方法展开广泛的讨论。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在团一级的团书馆中,更多的是歌颂俄罗斯英雄丰功伟绩的爱国主义教材,而不是《军事思考》等期刊。此外,军官们并不喜欢阅读军事期刊,因为期刊上充斥着难于理解的战略或战术层次的文章,并非战术级指挥控制人员所急需的内容。其结果是,相当多的军官拥有丰富的服役经历,也有很多解决这样那样问题的想法,却没有机会参与到期刊的讨论中,最终也找不到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在俄军军校和营以上各级参谋机构中,组织对高技术武装冲突过程中作战行动相关问题的研究,以便专门探讨在国家现有经验条件下,如何提高战术兵团和部队的作战能力,征集广泛的宝贵建议。

  *第三,开展广泛的合理化工作。在对合理化建议进行广泛研究和批准(由适当机构)的基础上,在现有原料和技术能力的范围内,由军区的工厂、分队和保障单元对单个武器模型、生命保障设备等进行部分的现代化。

  *第四,以海湾战争(1991年和2003年)的普遍经验为基础,明确部队训练的方向和方法。

  在第二阶段(经济实力能够满足需求时),按照重新组织和重新武装的计划,尤其是在理解军事领域深刻变革的基础上,开始落实下述关键性任务。

  *首先,提高反恐体系的水平,使其在开始实施部队平战转换到国土防卫体系全面发挥功能这一时间段内,足以用于打击潜在敌人的特种作战部队。同时,有必要使反恐体系能够在友邻部队的后方打击敌人。

  *其次,提高导弹部队、炮兵部队和近战部队的机动能力、侦察能力和火力打击能力,将其视为一个不但能够进行侦察和火力控制,还能在自我保障的作战中保障安全生存的系统。

  *第三,使防空、指挥控制系统、信息对抗系统和部队防护的效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第四,提高部队的后勤和技术保障水平,从而提高战术兵团和部队在高机动性作战行动中的自我保障能力。

  必须在部队的日常生活和训练活动中,通过明确现有规章、实现各级部队信息化、优化战术兵团和部队的编制体制、逐步实现现有武器系统的现代化、开发和引入新的方法、明确训练的方向和方法,来完成上述任务。

  过去,国家一直面临着经济上的困难和问题,也一直试图解决内部的矛盾,这就使其难以落实美国和英国武装部队正在实施的规划。这只会增大陆军发展的差距,增大其与现代需求的不一致性。长此以往,我们在面对拥有高技术武器并懂得如何使用的高技术武器的敌军时,将无法取得胜利。如果意识不到战术兵团和部队战斗力的落后状况,如果不能找到扭转这种被动局面的方式和手段,如果不能充分吸取现代武装冲突的经验,就必然在未来战争中招致失败。

  译自:《军事思想》

  作者:K•A•特罗琴科

  编译:知远/爱唐

(责任编辑:刘峰)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陆军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