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军事-搜狐网站
军事频道 > 军情站消息

俄专家称近年来对敌欺骗战术经验被普遍遗忘

  现代欺骗战术已经具有更广泛的涵义

  从最早期的战争开始,具有欺骗敌人的能力就能够在战斗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能够打败占有优势的敌对部队,付出最少的损失,这种能力已经被认为是军事领导者和指挥官应具有的最重要品质。

毫无疑问,早在过去关于这方面的军事技能就已经成为军事理论家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他们力求去理解领会和总结欺骗敌人所有可以想象得到的方法与技巧。比如,大家所最感兴趣的著作之一,公元前古代中国战乱频繁时期,由最早期军事理论家之一孙子所撰写的以其名字命名的《孙子兵法》一书,就是一本关于对敌骗术的著作。这名杰出的中国指挥官(公元前6世纪晚期-5世纪早期)为我们呈现了一套完整的骗术连贯体系。孙子认为:“战争就是欺骗之路”。在其上述著作中,他提出了13条欺骗敌人最重要的技巧和规则,这些技巧和规则在我们今天看来还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如果你能确实做一些事情,那么你就向敌人表现出你不能做这些事;如果你确实能利用一些事情,那么你就向敌人表现出你不能利用这些事;即使你离敌人很远,也要表现出离的很近;利用诱饵诱使敌人陷入圈套;使敌人陷入混乱以攻克之;如果敌人物资贮备充足,要小心注意了;如果敌人很强大,那么可从背后攻击之;通过激起敌人的愤怒以使其陷入混乱;假装被挫败投降,使其产生自大自负;如果敌军部队是新军,那么就使其得弹震性精神病;如果敌军部队是集体统一行动,那么就要将其打散;在敌人没有准备好时,攻击之;在敌人还没有预想到战争时,发起战斗。”

  通过对上述原理规则以及对其他杰出军事领导者实战经验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和当今的一些军事专家的观点相反,对敌欺骗是一个更加广义的概念,而不纯粹是指战役(战术)欺骗。在现代的解释中后者仅仅包括:掩护隐蔽友军部队以及通过散布虚假情报、假装被骗和间接行动来欺骗敌人。事实上,实战经验表明还可以通过许多其他技巧手法来欺骗敌人,这些技巧与欺骗无关,比如,通过快速反应部队的快速移动,直到士兵耐力和武器能力达到极限;通过执行非常规机动(根据战争学术学说为非典型);通过在敌人预料不到的时间或敌人认为不可能具备地形条件的地点发起攻击;通过利用敌人所不熟知的新作战方法;通过非传统战斗队形抑或是不符合现有军事学术规则的战斗队形;通过吸引敌军进入杀戮地带和埋伏区;通过将部队主动撤离出敌军可能重点投入攻击的地区等等。

  比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i),其非常精通利沃尼亚骑士团(Livonian Order knights)(属于条顿骑士团)的战术(利用“V”字队形发起攻击,目的是为了粉碎敌军中最强大的中部),在1242年著名的冰上之战中他通过利用非传统的作战队形欺骗了对手战胜了敌人。他没有使用当时俄军部队一贯的作战队形,在面对敌方强大的中部(“额头”)和稍弱的两翼(“翅膀”)时,他聪明的集中主力部队迎击敌军的侧翼,然后命令其中部弱势部队撤退到湖的冰面上。结果,条顿骑士团仍按照楔形队形(“中拱队形”)对他的部队中部发起了攻击,毫不费力的向前推进,几乎获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开始追击他的中部后撤部队。就在这时,突然,条顿骑士团的侧翼受到了攻击,接着被包围,最终遭到了惨败。

  著名的俄罗斯军事领导人A.V.苏沃洛夫(A.V. Suvorov)元帅过去经常惯于欺骗敌人,包括:通过由他率领部队的进行突然行动,通过迫使敌军在不利的环境下参与作战,以及通过大胆地将线形战术变换为纵队队形分散部署战术,这些后来被欧洲各国大多数军队很好的吸收和消化,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大胆冒险的机动策略和从看似不可及方位发起的攻击。他所使用的这种用于欺骗敌人的技巧的本质可以象征性地这样来表达:“假设我军在相距敌军100俄里时,敌军预料不到我军,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很可能相距200、300俄里或更远[1俄里相当于1.07公里]。我军就像晴天霹雳般的对敌军发起突然攻击,敌军头脑将开始发昏,那么就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攻击敌军。”

  1812年卫国战争时期由M.V.库图佐夫指挥的俄国军队进行的Tarutinski机动就是一个对敌欺骗的光辉战例。在放弃莫斯科之后,10万强大的俄国军队在毫无戒心的敌军眼皮底下突然消失,并且封锁了拿破仑军队经由俄罗斯南部gubernias省的撤退路线,因该省有丰富的粮食供应。就在七天之后,法国人找到了这只俄国军队,然而此时已经太晚了,已无法采取任何办法来阻止俄国军队机动行动的执行。

  具有不少启发性的对敌欺骗例子是1920年的Perekopsko-Chongarskaya战役,此次战役是由M.V.伏龙芝(M.V. Frunze)领导下的南方阵线部队所发动,其目的是为了彻底击败兰格尔(Wrangel)将军领导的白宫部队以及克里米亚的解放。此次骗术的本质在于从敌人认为不可能接近的方向发起了攻击,也就是,强行穿越了位于锡瓦什(Sivash)的沼泽地,有计划的切入兰格尔将军在皮里柯普地峡(Perekop Isthmus)防御工事的后方。此次计划本身是完全有道理的。结果是,此次奇袭获得了成功,士气低落的敌军开始匆忙地撤退,拖着部队回到了黑海港口。

    战术上的隐瞒是欺骗的重要部分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成功的获得往往是从战术层面上获得的,在夜深人静时,或者在敌军缺乏火力准备和武装支持时,或者在有限的能见度条件下等,通过使用此类欺骗方法和技巧来攻击敌军前线。

  通过上述所引用的例子可以证明任何非典型(并非毫无意义的,而是有成功倾向的)的决策和行动,其往往不是老调俗套的和经过系统设计过的,正因如此,才很难被敌人所预料到,而成为欺骗成功的基础。当然,所有类似对敌欺骗的方法都是注定失败的,除非这些方法是伴随着战役(战术)伪装措施进行的,意图掩饰在为战役行动(战斗行动)和时间的实现做准备,以达到误导敌人误认为这就是自己真正的计划。比如,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他伪装了自己已认识到己方部队中部相对于利沃尼亚骑士团的弱势,而将自己大部分的兵力布置在楚德湖陡峭的东岸附近,由此使已经移动到开阔冰面上的敌人误以为已经弄清俄军的位置、力量以及部队组成。A.V.苏沃洛夫元帅军队的所有突然移动和大胆机动都是秘密完成的,通常都是在夜间,而在次要方位和方向上则是表现的高度活跃。为了使Tarutinski机动不被敌人发现,隐瞒敌人,M.I.库图佐夫命令负责后卫的Miloradovich将军,带领哥萨克骑兵朝着梁赞(俄罗斯西部城市)(在莫斯科东南)进发,牵制敌军。也就是,为了间接行动任务的完成。

  但是,应该认识到在所有的类似战例中,隐瞒只是起支援和辅助作用的,也就是,它为隐瞒敌人弄清欺骗的真正用意提供了帮助。这不是偶然,隐瞒是为提供战役(战斗)支持的一种方法。同时,在许多情况下,欺骗敌人的目的也可以单凭执行隐瞒手段来达到,但不一定总是这样。比如,如果做出的决策是沿着唯一合适的路线穿过前方某要地(山口、中间有水的峡口、穿越沼泽的公路或茂盛树林的村庄)而发起总攻,那么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即使是最先进的手段,你都将很难成功的将敌军主力引诱离开此地来截击我军。敌军不会轻易的相信。相反,如果假装计划是沿着一条敌人认为很难前进的路线开进来发起总攻,那么很可能就通过这样一个基本的隐瞒手段会使敌人轻易相信是真的沿着这条难以前进的路线开进。因此,我们认为,战役(战术)隐瞒看起来就等同于对敌欺骗,实际上战役(战术)隐瞒仅仅是对敌欺骗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尽管他们之间不可分割。但把这两个概念相混淆是不合理的。

  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获得了相当丰富的欺骗敌人经验,尤其是在战争的后半期,当时红军开始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移。比如,当时著名的非传统决策,是由白俄罗斯第一战线指挥官五星上将K.K.罗科索夫斯基(K.K. Rokossovski)(后来成为苏联的马歇尔)在巴格拉基昂作战行动(Operation Bagration)中制定的,他把部队分为两个主力攻击部队,而不是原先计划好的一个主力攻击部队,这根本不符合当时被普遍认可的进攻性军事行动的做法。为了向陆军总部尤其是最高统帅澄清和证明自己决策的合理性,这位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不得不用自己所有的胆量和自信做担保。而且,其中一个攻击部队已经制定好计划准备绕过博布鲁伊斯克(Bobruisk)从南部和东南部穿越沼泽地和树林。鉴于那里的崎岖地形条件,敌人不会预料到罗科索夫斯基会冒着危险沿着这条路线发动决定性反击,出于这个理由,敌人就没有考虑在这个地方部署牢固的防御工事,甚至是只安排了相当松散迟钝的巡逻队。德国的军事领导人为自己的自信和漠不在意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所以,结果出乎所有敌军意料:当敌人还在试图摸清白俄罗斯前线部队要在什么路线上发动总攻以及应该在哪个防御地区展开部署时,敌人的战术防御区在第一天就被攻克,接着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就获得了战役上的绝对优势。

  通常在战役开始之前,模仿部队在集结是为了向敌人展示假的主攻方位信息。但是,与这种老套路相反,上将I.D. Chemyakhovski,白俄罗斯第三战线陆军指挥官,在准备巴格拉基昂作战行动(Operation Bagration)期间,他就开始利用木材制成的假的军事装备做诱饵和假目标假装部队在集结,而正好就在这一地区,真正的精锐打击部队也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集结。随后敌人在弄明白我军的“动机”之后,就开始用完全充足超可靠的炸弹轮番反复的轰炸我军假的装备集结地,紧随其后,我陆军前线指挥官开始集结调动部队向被轰炸的假装备集结地开进发起进攻。结果,白俄罗斯第三战线的进攻被证明确实震惊了敌军。

  巴格拉基昂作战行动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随着西南战线上最高统帅的坦克预备部队的撤离而得到了推动。原因是敌军一直在侦察我军坦克预备队的撤离,只要我军的坦克预备队不插手,德军指挥官就错误的推断认为:我军部队最有可能发起进攻之地就在此地。

    近年来欺骗战术的遗忘和重新定义

  遗憾的是,自从伟大的卫国战争结束以来,三十年已经过去,欺骗敌人的非常宝贵经验已经被普遍地遗忘。我们认为,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核武器包括战术核武器的发展以及部队武器装备的随之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许多战略和作战梯队的军事领导人都开始潜在的意识到:如果你能够仅用一次核打击就能解决所有任务的话,那么花费脑力、兵力和手段去欺骗敌人还有什么目的?紧随其后,那些战术梯队的指挥官也逐渐地开始支持与上述相同的观点:他们不再被上级合理地教学如何去欺骗敌人。

  经过十年的阿富汗战争,使我们意识到:你不能在局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甚至是在反对弱敌的武装斗争中也不能使用,不使用骗术你就不可能获得完全彻底的胜利,如果你想获得完全彻底的胜利,那么你必将为此额外遭受严重的损失,这将可能使所有的胜利成就化为乌有。为此得出了相关的结论,在1989年出版的法定文件中出现了关于军事(战斗)行动实施的相关条款:在拟制战役(战斗)计划时,指挥将领(指挥官)必须准确的解释清楚欺骗敌人的有关手段措施。我们认为,此条款的用词还有许多待改进之处。事实上,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手段措施就等同于“安排部署”。但是为了制定具体的安排部署,首先必须知道目标和可用的欺骗方法。此外,可能会有许多此类战役,指挥将领(指挥官)根本不可能在计划中把所有的具体安排部署都阐明清楚,而且也没有必要这么做,因为每一个现代的控制指挥机构都包含有具体的专门从事于战役隐瞒的人员(团体、分支机构、办事处),他们所唯一关心的才是这些具体的安排部署。

    对欺骗敌人的重新定义中的问题 

  在2004年新版本的法定文件中就包含了做出一定改进的用语:当今,在拟制战役计划时,“特别情况下(particularly),指挥官需要准确的解释清楚欺骗敌人的想法(idea),这些想法只传达给有限的部队人群。”但是,此用语还是仍有许多相互矛盾和模棱两可之处。

  *首先,我们认为,副词“特别(particularly)”在此处使用有点不恰当,按照俄罗斯语言词典的解释“特别”是指:“个别地,不考虑其他情况的。”而制定战役计划的本意是指指挥官连续不断的脑力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件事情都是相互关联的,比如在评估敌军战斗力量、战斗状态、方位和敌军行动性质时,针对战役(战场交战)所有项目计划的制定,都需要快速做出结论,这其中也包括那些涉及对敌欺骗的结论。而且,正如上述这个具体例子所证实的:对敌欺骗的要素可能就包含在任意的项目内容之中,或可能同时包含在行动计划的所有项目内容之中,从主攻路线和其他攻击路线(如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地形穿越等)的选择之中开始,一直到单个战斗序列的构成之中。

  *其次,单词“idea”本身就具有几种截然不同的涵义,在此文件中“idea”最恰当的涵义是指:“主要的、重要的观点和计划,其准确解释了某些事情所包含的内容”或“观点、意图和计划。”但是每个人又有各自不同的观点,这样的话很有可能的是,每一个指挥官都会凭借自己的智力和专业水平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这个想法:当其他的指挥官在详细展示自己扩张的行动计划的同时,其中一部分指挥官会把自己限定在那个单一的单词之中来阐述自己的欺骗目标。这两者都很难说是正确的。因此,在评估战役计划时,为了引导指挥官的脑力工作过程向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欺骗敌人的想法可能具有的含义应该被具体化。我们认为,它可以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包括能够准确解释清楚在战役(战斗)的准备期间、过程之中以及完成之后欺骗所要达到的目标、欺骗所用的方法以及施行欺骗主要的(最基本的)安排部署。而且,实战表明,欺骗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欺骗敌人需要假装什么,这一点比其他任何方面都要容易解释的清楚。而施行欺骗要选用怎样的技术和方法要想解释清楚却是非常的困难。

  *最后,在条款的第三处所说的“欺骗敌人的想法只传达给有限的部队人群”看起来是明显的多余,因为这个项目内容一定会牵涉到整个的战役(战斗)计划。这是施行战役(战术)隐瞒的主要条件。也许,作者的基本指导文件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欺骗敌人的想法要传达的人数一定要比战役计划传达的人数要更加的有限,但是基本上这是不符合逻辑的:毫无疑问,如果这种欺骗的想法被敌人发现会更加的有好处,比如,让敌人知道真正的主攻路线要比知道假的主攻路线要有好处。

  同样使人迷惑的是一本关于诸兵种联合作战准备和实施的《战地参考手册》(Field Manual)中第三部分所说:在制定计划时,排级和班级指挥员是唯一决定“在准备和执行所交给任务过程中的隐蔽条款”,但是其并不是欺骗敌人的想法,因为欺骗敌人的想法是设想在所有更高职权级别上的,而不是排班级别的。原来是《战地参考手册》规定他们只是把自己隐藏起来而不让敌军发现,而没有采取任何有效地欺骗敌人的手段措施,比如,通过装备(甚至是利用应用器材)假的射击点(阵地、观察点、指挥观察所等)用于防御或者在进攻过程中利用部队的一分支执行牵制机动穿越崎岖复杂地形区域。显然,作者是假设排级指挥员和班级指挥员没有由其支配的力量和设备来执行欺骗、模拟和演示行动。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在这种假设背后其实是对欺骗敌人本质的一个过分单纯化的解释,依照一些军事专家的理论,这种解释是狭隘的,仅将其限制在了执行隐蔽部署上。我们认为,《战地参考手册》中的这个条款将会阻碍下级指挥官主动性的发挥,这不益于下级指挥官战斗能力和对敌欺骗技巧的发展。

  当然,对于这份法定文件的致歉书也已经发表,这看起来似乎是不太可行和实际,但是不管怎样,这对于下列人群彻底弄清楚上述关于对敌欺骗的观点是有利的,包括:在学期间的干部学员和军事教育机构的学生、演习和指挥训练期间的将官、军官和军士。这将在许多方面为这些人群相应技巧和能力的发展做出贡献。

    对敌欺骗战术的学习和实践中的问题

  遗憾的是,在1989年好的主动作为并没有按照事先预定好的得到合理的完成,其包括了对敌欺骗计划的内容,如设立专门的组织,确定用于承担组织战役隐瞒的控制和指挥机构组成等。实际上,这一切归结起来都还仅限于停留在单纯性的声明宣传中,因为在军官和军事人员中发展对敌欺骗技巧和能力的目标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引进到部队战役、动员日和战斗训练的实践中去,也没有引入到军事教育机构的教学过程中去。从长远来看,军事训练的结果表明:许多指挥将领(指挥官)不仅对制定出欺骗敌人的想法抱着一种敷衍马虎的看法,仅是利用小范围内相应的惯于用的技术和方法,而且时常逃避这种责任,有时候会以上述手册中的“个别情况”一词(这是此词用词不当的另一个论据)来庇护和袒护自己。充其量,他们只是听从或者将问题推给战役隐瞒部门(分支、团队)的主管负责人,而且他们也从没有过度的劳累过,因为对于每一次的隐瞒和欺骗措施他们都是勤恳的复制完全一样的标准部署。但是,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实践表明,你是不可能用完全一样的方法去欺骗完全一样的敌人两次。

  负责训练的人也未能在这个问题上给予足够的关注,而是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了其他方面的评估上去了,如受训人员做出决策和执行真正行动应具有的标准要素等。至于对军人和排班级部队单位在日常例行战斗过程中进行对敌骗术技巧和方法的训练,目前我们看来,还没有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这也不足为奇,因为这还没有在相关的程序中设想到。

  与此同时,对敌骗术的作用和重要性在当代环境下日益增强,其受到下列一些因素相当大的制约。

  *首先,部队在武器、军事装备和人员上遭受重大损失在21世纪战争中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因为现代新式武器和军事装备的极度复杂性使得其制造(恢复)和被操作人员吸收消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周期,这些几乎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在部队得到快速的补充。指挥将领(指挥官)对敌骗术的能力,能以奇招制胜和以最小人员伤亡获得胜利是一条减少损失、提高部队承受力和保持部队战斗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第二,随着信息技术、空间系统工程、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以新的物理原理为基础的侦察设备和武器装备的发展等等,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的现代侦察能力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而且,将破坏手段、侦察和自动化控制一并融入高精度武器统一系统中,使其能够近实时的摧毁所发现的目标。为了成功的对抗现代侦察手段和避免敌人使用的高精度武器带来的破坏,有必要适宜时将自己隐蔽起来,并能够利用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对敌骗术的技巧和方法。

  *第三,在当代,国际恐怖组织网络的出现,使得武装斗争中所用的传统方法完全失效,其以最具戏剧性的威胁危及我们国家的安全。只有通过有效的应用欺骗手段,对恐怖组织的成功打击才能得到保证,这样才使得引诱恐怖组织头目和恐怖团伙从他们的基地和防空洞中出来成为可能,然后使其陷入事先专门预设的陷阱和埋伏之中,包围他们,逼迫其投降或消灭之。成功利用此方法最受瞩目的例子就是今年六月成功的消灭恐怖分子头目巴萨耶夫(Basaev)一事。

  *第四,在现代条件下,在许多国内外军事专家看来,目前的问题与其说是关于如何对抗和欺骗敌人侦察的问题,还不如说是通过向敌方部队行动路线制定者传递相关虚假情报(在某种情况下,部分是真情报)来对路线制定者实施自反控制。如此欺骗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这位路线制定者所制定的决策会或多或少的对我方部队有利,而不是对敌方部队有利。很明显,通过贯彻执行分散随机的战役隐瞒计划,实现这一目的几乎是切实可行的。当然,利用复杂的系统的方法我们认为还是必需的,使其类似于标准的战役计划,以便通过制定出这样一个虚假的行动计划为基础,进行有目的的设计和实施欺骗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是已经事先估计到敌人的决策将有利于我方部队。

  *第五,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引入,尤其是在部队和武器控制系统中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上述关于对敌自反控制想法的成功执行。在这一点上,可能会出现攻入敌方控制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筛选出所需要的信息流范围、限制或禁止进入该系统的合法用户、安插“信息路障”和陷阱、歪曲真实情报、用假数据篡改和取代这些真实情报以及从事其他类似的行动。经验表明,要实施这样的对敌欺骗行动,通过广泛的使用包括万维网--因特网、大众信息传媒的电子和印刷设备等,很有可能通过编造虚假但很真实的错误信息,来危害敌国其民众和部队军事人员眼中的军事政治领导能力,来劝服一些在其政府和军事部门担任要职的高层官员背叛(不忠)于其本国,由此引起公众不满情绪,这将对我们有利,能够逐渐削弱其国人凝聚力和使其军队丧失抵抗意志,也就是印证了孙子所说的那句话:“如果敌军紧密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就要破坏他们使之分开”。

  上述纲领性要素不仅证实了对敌骗术在战斗行动的成功获得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且也证明了在现代战争环境下执行欺骗行动计划是非常错综复杂的事,必须遵照计划执行的目标、任务、方位和时间来特别清楚的协调和沟通,这样的话他们才会在战役-战略层采取假情报(欺骗)行动这一形式。而且,可以看出,对敌骗术的要素组成是信息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欺骗敌人的能力不能仅仅建立在指挥将领(指挥官)的直觉之上,这一点开始变得很明显,归结起来包括利用各种偶然因素、敌人的错误判断、对己方有利的地形条件、天气和光线条件等,虽然这些方面也具有许多的重要性。俄罗斯在和平条件下都能够对其时间系统进行强制性地法令颁布,指挥干部必须具体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技巧的养成,这将使其不仅能指导部队在快速移动和机动战斗行动中获得成功,而且还能在任何环境下欺骗敌人,能够计划和执行最复杂的信息(假情报、欺骗)行动,迫使敌军决策者犯错误,制定出对我方有利的决策。

    欺骗敌人战术的有效学习方式

  只有通过对指挥干部、控制机构和部队这一整体系统进行对敌欺骗技术和方法的训练,使其在非常的熟悉和精通的情况下,这些技巧和能力的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上至主管军官下至普通士兵,每一个人都必须在所有的科目课程(学科)学习中,尤其是在各种各样的训练、演习和战争游戏过程中进行这方面技巧和方法的训练。

  能够开始意识到通过对授权文件和指导文件相关训练内容进行改进(细化)这样一种途径来提升欺骗技巧和能力是非常有效的,这其中主要是关于对武装部队及其军事分支和服务后勤兵种训练内容的改进。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军事领导者包括上至国防部长下至小分队指挥官在他们的年度总结报告中制定新训练年要达到的目标时以及在各种各样的方针和方法规章中,都必须制定出这样一种明确的需求,即需要努力在战役、动员日和战斗训练过程中发展指挥干部和军事人员的对敌骗术能力和技巧,不包括在采取战役(战斗)计划中的陈词滥调和设计方案。

  类似的需求也必须涉及到对国防部高等院校干部学员和军校学员的培训,还有在大学和学院中由军事主席培训的军官。除此之外,部分涉及从事军事研究工作的机构也必须把科学研究中心(机构)的注意力集中到实现以下需求上,如对在突发事件中出现的对敌骗术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整合与分类、探索新的技术与方法以及研究探讨专业情报(故意假情报)军事行动在准备和执行过程中的基本原理。

    改进学习计划和日常训练中的渗透

  为了将对敌欺骗技术吸收消化掉,将其渗透到每一个军人个体的训练中和小分队的战斗协调之中,当前的战斗训练计划必须得重新审查和修改。在此过程中,可能除了军事法规(Military Code and Regulation)、技术和消防安全培训之外,对敌骗术的议题必须包含在所有主题和训练科目每一课的内容之中。比如,在战术训练中,当学习“士兵在战斗中的行动”这一主题时,要求必须要获得各种欺骗技术和方法来欺骗敌方的机枪手、狙击手、反坦克投弹兵、坦克以及其他敌方移动进攻型武器,以进行防御作战、长途行军、侦察和各种防御保护行动。比如,在工兵训练中, 当学习“工兵的壁垒和阻碍”这一主题时,要求必须对军人进行对敌欺骗技术的培训,包括雷区的位置、被动妨碍、设置诱发雷以及利用应用器材制作低特征的假障碍物等等。甚至在队形训练时,将基本的对敌欺骗技术的获取包含在“被卸除命令的战斗小分队人员战术移动的技术和方法”这一学习题材的主题之中是非常明智的,包括在执行突然前进和匍匐前进时以及在履行“警惕!”、“攻击--前进!”时欺骗技术的获取等等。

  除了改进作战训练计划外,还必须在下列培训班和文件中引入相应的修改和更新,包括:在射击、战车驾驶等培训班中、在制定标准的参考书中以及在其他各种训练学科中负责管理班级机构的文件中(一直到包括体育训练手册中)。目的是一样的--为了在所教授的射击、驾驶以及可能的任何标准的制定中达到每一门训练的要求,必须在训练内容中强制性消化吸收一定的对敌欺骗技术。比如,在执行第五项轻武器教学射击的训练中(利用各种射击方法在运动中对移动目标的速射),要求步枪射手必须使用基本的欺骗技术,也就是,以Z字型左右快速移动,在从掩体一侧瞄准开枪之前的一瞬间绝不能开始移动,同时也要避免在触地的那一刻瞄准开枪,等等。众所周知,点燃反坦克武器的第一个真正完整回合中会暴露射手位置;因此,在每一个完整的回合之后立即的变换位置被认为是完成相应训练所要求做到的。对于从战车中进行教学射击,是时候该摈弃其原有的沿着平坦路面直线开进的训练以及在完全开阔的场地进行游击战的训练了。可取的做法是以蛇形开进、以不规则的速度、利用反导弹机动、在只有自然或人工掩体后才进行游击战。只有刚入伍的新兵在刚开始的训练中才会允许其使用直线战车驾驶。

  我们认为,在战车驾驶训练班中还应该补充两个新的训练:在进攻作战过程中驾驶战车和在防御作战中驾驶战车。通过吸收各种不同的欺骗敌军穿甲武器和飞行器的技术,可以使得完成这些训练的衡量标准得以放宽,所得分数多少不能以时间标准来决定,而是由正确的机动能力以及利用地面起伏褶皱、自然或人工掩体的能力等等来决定。从长远来看,坦克存放处可安装激光发射器击中注册给教练员(比如,战车开始冒烟),以便使受训人员可以很形象的显现出自己错误。

  在体育训练手册中包含对敌骗术的练习也是十分必要的,如在实行肉搏战练习时、越过障碍区时、进行突然地长途行军时、滑雪练习时、军事游泳训练时等等。适当的改变100米直线赛跑的规则也是可以的,比如可以以Z字形(就像在战斗中一样)绕开跑道上专门安装的木桩来赛跑。至于对制定标准的参考书引入相应的修改方案,我们认为,如果连基本的欺骗行动都没有在参考书中涉及到,那么任何的战斗训练标准都绝不能视为是完整的,比如,如果连步兵挖的避弹坑都没有仔细的伪装好等等。

  很明显,仅通过在指导文件中引入相应的修改和更新,问题将仍不能完全的解决,因为绝大多数指挥将领(指挥官)在指导下属学习对敌欺骗的问题上有着非常薄弱的辅导技能。关于这一点上,有必要适宜的产生和出版专门的指导手册,不仅用于详细阐述所有可知的从单个士兵行动到部队协同作战的战斗中对敌骗术的规则、惯例和行动,而且还用于对在各种实习课程和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以指导性质的技术解释。

  有一点必须承认的是自从苏维埃军人节以来,在战斗训练中重点是侧重对射击枪法、驾驶和指挥的练习,而毫无理由的忽视对单个士兵和小分队(排-连)的战斗战术训练。如今,一些军事领导者也同样提出了忽视的理由--他们说由于缺少财力和物力,以至于连单个士兵和分队的基本战场作战行动样式的练习都变得不可能,更不用说进行欺骗练习的研究了。但是如果说这样的话,那我就要试问了,分队在战场上通过使用作战训练方法的跳下车行动来练习完美的作战行动方法和技术以及对敌骗术的部署到底需要什么财力和物力呢?我们认为,其所需要的应该是渴望用专业技术的方法来熟练掌握组织训练的练习。这种专业技术的方法大部分是依赖于军队、其分支以及其服务兵种的最新训练政策和方法论训练文件,这样将使得指挥将领和各级指挥官的注意力集中在对下属进行欺骗练习的日常训练需要之中,以提升作为军事人员的他们掌握相应方法和技巧的程度。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将对敌欺骗的练习渗透到每一堂的训练课程内容中去,将会提高受训人员的积极性和兴趣,从长远来看,将会更加深入和快速的促进对有计划主题的学习研究。不过,在处理作战训练计划时应该有一定的独创能力;比如,在战术训练中更加经常的实行双边教学是很有效的,在一个连中将两个排(或一个营中的两个连)进行有计划的攻击练习同时,将连中的第三个排对前两个排进行防守动作训练。这种实际敌人的存在将不仅能够反复的灌输面向任务情况下指挥下属欺骗的技能,而且还能够检验和证明实际工作中指挥下属的效果。

  军事演习和各种(指挥参谋的、战术的、预战略的、战役的)演习训练,还有指挥参谋(人员)的作战游戏和练习赛等等,这些是小分队、军事单元、部队机关、部队以及其控制机构的最高训练形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仅使得部队(力量)的陆战场(空中、海上)训练水平达到最先进,实现军兵团和总部的高度凝聚力,而且还巩固和发展了军事人员、军事单元尤其是各级指挥将领(指挥官)对敌欺骗的能力和技巧,这种能力和技巧在日常的战斗训练过程中获得,其利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指导着作战行动,会令敌人感到吃惊和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并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研究和证实。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到现在还没有看到任何此类事情的发生。军事演习和战役训练根本就没有列入计划,原因是缺少财力和物力。战术(特种战术)训练的实施过程归根结底概括起来就仅仅是不允许出现导致人员死亡的意外事故的发生,能够圆满完成小分队(军事单元)范围内在射击靶场上的练习,而指挥参谋的练习(训练)却简化到无休止的倾听指挥将领(指挥官)和其他官员所做的涉及战役行动(战斗行动)计划的常规性一般问题的报告。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在对敌欺骗的方法上去额外追求新颖性和独创性。

  令人遗憾的是,再次为了达到不出现人员死亡意外事故的目的,通过利用“传递攻击”的方法来除名被击中人员已经是作战行动军事演习有效的传统方法;同时有一句惯用语“主动行动就意味着受到惩罚”,这在过去被认为是滑稽之谈的言论,感觉到在现代却被一些军官奉为行动的指南或者说在一定程度是不主动行动的指南。结果,演习变成了弄虚作假或者说是变成了一种病态的作秀,这在电视上并非是偶尔才可以看到的,这些演习的士兵玷污了真正专业人士的眼睛,直线的队形、冷淡的毫无激情的移动攻击、零星可见的开火以及战车在开阔的战场缓慢的直线爬行。事实上,如果给敌方的防守人员饱和的最新式的精确武器、反坦克手段和全自动轻武器,那么他们所有的人都将不可避免的死于敌手。

  在这种情况下,在演习的过程中军事人员和分队指挥官主动行动的任何展示或者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任何独创性探索和应用,用在指挥作战行动、对敌欺骗和贯彻执行战役(战术)欺骗手段之中,那么以较少的损失达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将是毫无疑问的。

    目前提高欺骗战术水平的有效方式

  为了推翻现状,首先要梳理和找出一些突破口和途径是非常有必要的,即设计、发展和执行演习(指挥参谋练习和指挥参谋游戏)、进行演习的评估以及改变负责这些行动的人的思维方式。

  *首先,我们认为,将几乎所有的战术演习和至少百分之五十的指挥参谋练习设计为双边演习是非常合适的,且如若在执行单边演习中,去额外雇用一部分与演习部队不相关的有组织的侦察部队和装备(力量)作为假想敌(比如从其他部队单元、分支、兵种雇用),尤其是空基和天基侦察部队和装备,将具体的任务分配给假想敌部队(装备)的受训人员,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制定出他们的指挥计划。这将不仅会强迫指挥将领(指挥官)去研究所要隐瞒的措施办法,发明和应用新的对敌欺骗技术,而且也将会使得下列变成可能,即能够以公正无偏见的方式去核对受训人员完成的是否妥当以及效率如何,能够指出和图示出受训人员在此类演习中所犯的错误。

  *第二, 在演习计划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教学目标必须构想到,这种目标大致如下:改进指挥将领(指挥官)以及其下属分支(单元)的技能,这种技能体现在组织和执行有效的对敌欺骗措施、有效的战役(战术)隐瞒部署以及有效的探察和获得新的令人惊讶的技术和方法之中,增强部队的耐力和保持部队战斗能力。除此之外,在演习的计划之中,确定敌我双方部队和装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练习训练问题的背景下创建战略(战役、战术)场景,以及制定出军事战役指示(战斗命令),也是非常有用的,因此如果没有正视有效的对敌欺骗方法的实际实现将是不可能成功的。专门情报(假的、欺骗性的)行动的准备和执行必须成为战略和战役战略范围内演习(练习)的关键和应有的要素(阶段或训练问题)。这是组织和执行类似军事行动的基本原则,也是指挥将领和指挥总部在这些问题上的指导技能。

  *第三,在听证会事件中,在演习的过程中,受训人员的决策,领导必须明确要求制定出报告和证实出对敌骗术概念的运用,且不能将其单独的(以秘密的方式)看作是像法定文件所规定的那样,但与此同时也还要宣布总体的演习计划,这将有助于训练目的更好的实现。进一步的讲,对新颖的独创性的有计划的欺骗部署进行考虑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其他的记录器外),同时在军事演习的作战行动期间判断一方或另一方获胜中和在推动演习每一阶段的形势中,对这个欺骗部署所能起到的效果进行考虑也是有必要的。在这样做时,必须不能抑制受训人员的主动性,即使是他们的决策和行动不能导致成功:负面结果也是一个结果,且如果指挥将领(指挥官)自己能够从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这样做将利大于弊。

  在双边战术演习期间只有通过应用所谓的“首尾相连进攻”的方法来执行作战行动才是最切实可行有效的,这无疑保证了安全措施的最严格遵守。从长远角度考虑,专业激光设备在此过程中可以用做模拟枪械的开火和人员被击中的登记,为后续更加客观的总结提供数据,甚至能够用于分析单个士兵在演习中的行为,同时也包括分析他们欺骗敌人的能力和技巧。这种运用类似装备的经验早在1989年至1991年就已经得到了体现:当时在利沃夫市(乌克兰西部城市)靠近喀尔巴阡山脉的军区(Near-Carpathian Military District)训练中心所进行的双边战术演习中就成功的运用了此类装备。

  最后第四点,在作战行动的过程中欺骗敌人的能力以及由此而获得的意想不到的收获必须成为评估指挥将领(指挥官)以及控制机构、分属、部队单元、部队机关和一般部队训练效果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比如,我们认为,优秀分,只有在指挥将领(指挥官)和控制机构(军队编制作为一个整体)恰当有效的计划和执行新的独创性的对敌欺骗技术和方法,预先规划好了实现战役(战斗)行动胜利的所有阶段,才能获得优秀分;良好分--如果不是所有的对敌欺骗措施都具有其新颖性(独创性)或者如果这些措施的实现并不总是能得到意外收获、提高部队忍耐力和保持部队(军队)战斗力;及格分--如果对敌欺骗的部署计划完成的马马虎虎,没有足够正当的理由,且这些欺骗部署计划的实现十之八九在作战任务执行时没有发挥出任何的重大积极影响;不及格分--如果对敌欺骗技术和方法根本就没有设想到。

  这些衡量标准的有效性将能够让管理人员以统一处理的方法去分析和评估受训人员的决策和行动,主要是关于他们在执行对敌欺骗和隐瞒措施时的能力和技巧。随后,这种分析的结果必须体现在演习事后报告的各个部分之中,其中必须附以图表形式展示出其暴露给不相关的独立侦察部队和装备或扮演对立敌方的部队(在双边演习中)所犯的错误、缺点和遗漏。

  上述这些促进演习发展和执行的突破口和方法对战役(战斗)训练练习产生出的正面积极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而不再仅仅只是体现在相应的指导性文件(手册)之中。

    对军事教育机构的改革

  对军官干部的训练尤其应该值得仔细研究,因为他们应该是首先必须具有丰富战争计谋的人,以使己方获得意外收获和不让友军遭受重大损失而战胜敌人赢得胜利的人。关于对敌骗术这一议题,其最初技能和技巧的获得是通过在军事教育机构中(如军校)进行演习的过程中由军事指挥员所传授,接着这种技能和技巧将在随后的服现役期间得到升华和发展。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不得不去承认高等教育机构的主管和教员也对军事技巧的这一领域给予非常无法原谅少的关注。因此作者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有机会参与了装甲兵军事学院(the Military Academy of Armored Troops)学员的毕业考试的考核。在当时亲自检查了战役战术任务解决方案的结果之后,令人感到大大的意外,在所有自称是获得了荣誉学位的干部学员中只有两位用一两句纯粹敷衍马虎的口气提到了对敌欺骗的措施。后来结果证明,根本就没有什么惊讶和意外的,因为在学院制定的评估这些任务的方法和标准当中,关于需要在制定解决方案时体现出对敌骗术这一议题,根本就没有提到。正如上述检查所表现的一样,直到现在几乎还没有一点改变。我们认为,对于存在这种态度的原因之一是在教授干部学员时使用一种根深蒂固的危害性练习,这种练习通过利用所谓的“tochnyaki”(准不会有错的资料),这种教学资料经过一些改动后被年复一年的复制着,很有可能的是这种复制是在对敌骗术还没有成为战役(战斗)计划的一部分内容之前就已经开始复制了。

  为了消除这些不足,我们认为首要的在军事教育机构毕业生的合格毕业标准中进行相应的修改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其中必须明确地规定:在所有类型的战斗(行动)中,在任何的形势条件下,他们必须具有丰富的现代对敌欺骗技术和方法,而且要在实习作业中知道怎样去制定和实现这些技术和方法。我们应该改进一些方法途径来发展由干部学员和军校学员所执行和控制的战术(战役)任务、快速物资采购和演习,在这样做时,要通过利用上述提及的改革创新方法来去准备和执行演习(包括指挥参谋作战游戏和指挥参谋练习等)。

  在完成战术训练的项目中,以及在完成战役(战术)任务中,在每一堂授课内容中强制性的包含进去一些与制定和执行对敌欺骗技术和方法相关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这种强制性的包含不仅要融入到战术或战役技巧的学科中,而且还要融入到所有其他的学科之中。比如,在教授关于如何利用航空作战的课程(作为战役或战术任务的一部分)中,我们应该在其中设想到由受训员(军校学员)制定出有效的对敌骗术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关于友军飞机场(直升机场)的区域、飞机中转路线、靠近原定打击设施(目标)的方位,同时还有万一发动袭击骗过敌方防空武器、返回飞机场等。甚至在战役(战术)服务后勤支援问题的练习中,建议受训人员制定出执行各种各样欺骗部署的计划,尤其是建议其根据提供所需物资储备的范围和时间、部队的投送路线、仓库所在的位置、燃料补给点的活动等等来迷惑敌人。

  为了使得各种不同的对敌欺骗技术和方法能够很容易被干部学员和军校学员吸收,我们认为,有必要将军事历史专家聚集起来,综合、分类和整理出版出相关涉及战例的书籍,分类成战术、战役和战略三个层面,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同时期的战争和武装冲突中的经验来具体讲。通过这种对正面真实经验的学习,干部学员将会努力的在课堂和演习之中创造性地应用这种经验,改进现有的对敌欺骗技术和方法,以及探索出新的欺骗技术和方法。

  由于信息对抗将成为21世纪的战争和武装冲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到军事院校学员的训练计划之中是很适宜的,尤其是联合兵种学院(Combined Arms Academy)和总参院校(General Staff Academy),学习在准备和执行情报(虚假的、欺骗的)行动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战役任务背景下进行相关演习和课程的学习期间拟制针对这些相关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我们应当改变一下高等教育机构教员的心理以及改变一些用来评估干部学员和军校学员准则的方法,具体就是:不能只将学员所制定的报告和做出的行动只依照于授权文件和学院的“准不会有错的资料”来评估,而最重要的还是要重点关注于学员们是否有新颖的不寻常的思想成果、是否力求于有创意的合理决策和能否找到摆脱困境的突破口,来加以评估,上述这些能力若存在于完全绝望困境之中,那么这就是对新的对敌欺骗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和实现。关于学习授权文件、战地参考手册、战地工作条例的要求以及检查学员们对此的收获,这些都能够在独立作业、研究讨论会以及在进行众多的试验和考试中去做。

  毫无疑问,高等教育机构的训练课程中对敌欺骗能力和技巧的获得在指挥官(专业服务)教学指导下必须得进行改进,而且指挥官的教学也需要引入相应的计划和教学安排来进行修正和改变。

  我们认为,在最复杂的困境条件下,欺骗敌人的能力就是指挥官军事技能的最高表现,其以自己的方式保证了所分配作战任务的成功解决。出于相同的理由,具有丰富的对敌欺骗技术和方法相当大程度的减少了自己被骗的可能性,因为自己会很容易的预见到类似于敌人的手法。应该认识到,指挥官是可以达到这种军事指挥才能顶峰的,只要他们能够在高等军事教育机构的训练过程中,在指挥官训练课程中,在各种各样的演习、练习和战争游戏中,以及在自我教学的方式中坚定的勤奋刻苦的对自己的军事技能不断加以完善,就一定能够实现。

  本文阐述了日常战斗训练组织的唯一主要方法--关于对敌欺骗的问题,我们认为,这能够实现人们对此问题态度的改变,能够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指挥骨干、军事人员对敌欺骗能力和技能的水平,同时也能够很大程度上的促进部队单元和分支的训练水平。每一位日益有头脑的指挥将领(指挥官、首长、指导教师),通过分析其在指导和教育下属过程中的行为之后,可看出他能够在战役和战斗训练系统中(在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和引入其他不少的有效措施,以更加有目的性的学习战役(战斗)中的对敌欺骗问题为目标。总之,所有这些都将肯定的影响到指挥骨干的专业训练水平以及其下属部队机关、部队和单元的战斗力和作战能力。

  译自:俄罗斯《军事思想》

  作者:V.N. Karankevich

  编译:知远/朝阳门

   ——未经四川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感谢搜狐军事为本文做出的贡献。
(责任编辑:刘峰)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孙子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