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军事-搜狐网站
军事频道 > 军情站消息

美军当前的形势

  尽管布什政府再三申明9•11事件之后,美军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变,但看看美军的构成、军费开销的管理,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虽然当时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9•11之后取消了美军两项大的武器装备计划,但美国国防部还是继续投入数以十亿记的资金来研发最新的高科技武器,而那些研究项目其实与全球化的反恐战争以及美军目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面临的形势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以美军现在的实力,最需要的调整的不是这些。

  布什政府提到的所谓军队“转型”,主要还是趋向于对付普通武装力量的常规战争的改革,面对的对手是一个国家,而不是现在所面临的非正规的、甚至军民混合的武装分子,要想把军队真正转变到善于对付这些新时期的对手的状态,这决不是一件易事。

  以往的国与国的战争通常的冲突和不安定因素的来源基本是国家间想扩张边界、获取更多战略资源或者是想扩大国际影响。这种战争的主要形式就是两个利己的国家之间的大规模交火。其结果就是,一个国家的军队的组建原则就是为了面对另一个敌对国家的军队。

  美国国防部把苏联作为最大威胁来发展军事力量的政策持续了四十多年。美军的军事战略、军队构成和研发武器的计划都是针对这个巨无霸对手来制定的。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发现自己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面对新的不确定的战略环境,美国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军队的组织原则。

  随着民主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全世界所有国家在经济上、文化上和政治上的联系逐渐增多,而现代国家间发生全国性战争的刺激因素变得越来越少。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军队建设的传统观念已经该改变了。在联合国的努力下,国际社会普遍建立了避免国家间冲突的共识,而且现在的国际冲突不只由各国的军事力量来做后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有时起的作用更大。这大大降低了国家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

  随着影响军队建设的传统条件的改变,如今左右军队组建的新因素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信息交流十分便捷,任何一个战场的新形势都能很快地传递到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能随时改变他们对战事的态度。而且到现在为止,国家和民族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的正义战争已经基本结束了。有些时候为军事行动找一个合法的理由和过去的战场指挥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全球战略环境虽然是在变得愈加复杂,但是国际社会面对某一个国家的问题时,更容易达成共识是应该采取联合行动还是单方面行动。美国更关注的不是国家间的冲突,而是在无政府、暴乱地区的武装分子或者是一些弱势国家内的恐怖分子,以及那些隐藏在某个主权国家下,但是完全不受国家控制的可怕的无政府武装。

  然而美军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所做的转型显得太迟钝了。有的国家已经出现过一些美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军已经在索马里、海地、波斯尼亚、科索沃等地区执行过不同于以往的战斗任务。但不管美军参与了多少次非常规作战,美国国防部一直把这些行动看作是小打小闹,他们始终更专注于制定未来的所谓“真正”的大规模常规作战。在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这些行动甚至被贴上“不是战争只是演习”的标签。布什政府表示那些行动算不了什么,并保证将会推进军队的“转型”以应付未来的常规威胁。

  布什政府对军队转型的看法来自美军在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完胜,当时美军依靠高科技的精确制导武器快速、准确地摧毁了伊拉克的军队。那次战争以后,美军的政策制定者们就一直主张靠信息化设备和高精度武器来获得战争的胜利。

  网络化的战场空间技术的发展可以使美军的每个单位通过一个能传播实时信息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无缝链接。通过使用无人飞行器、间谍卫星,并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美军能把每个士兵和后方基地的指挥官们联系到一起,士兵们将会在完美的战场视角下进行战斗,可以在对方发现自己之前就看见他们。美军取得了这些信息优势,从而基本上消除了“战争迷雾”,其结果是每个指挥命令机会都是最优的,然后士兵们就可以利用精确制导武器快速、准确地摧毁敌方目标了。

  在美国政府看来,未来的战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能最快地利用高科技武器摧毁对方。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很赞同这个观点,并一直致力于建立一支组织更精简、行动更迅速、攻击更致命的军队。对布什政府来说,高科技武器的使用能有效减少派到战场上的军队数量。

  在高科技武器研发上的巨大投入使得美军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战部队,布什政府的战争观仅仅发挥出了美国的部分优势,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看法,就是美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将会是某个主权国家挑起的常规战。所以现在美国所作的军队“转型”工作当然都不是针对任何新出现的特殊的情况,而是严格按部就班地遵照着以前制定的发展计划一步步实施。

  美国政府当前的战争观和过去十分相似,人们普遍认为将会出现像苏联这样的旗鼓相当的竞争者,而在和这种对手的博弈中,高科技武器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有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中校保罗•英林,曾经在伊拉克服过役,他对美军当前的领导层颇有异议,他说“我们的军队在沙漠风暴行动中得到了错误的经验。我们还在像对待过去的战争一样做军备,而我们未来的敌人已经准备好面对新型战争了”。

  已经退役的海军陆战队上校哈姆斯是一个非常规战专家,他认为布什政府的军队转型观过于强调高科技,但是“完全忽略了那些聪明的对手可能采取的所有能避开高科技武器的行动”。这种以目标为中心的战略重点强调赢得每次战斗而不是整个战争。保守派的军史学家弗雷德里克•卡甘也指出,“冷战结束以来,美军的转型史就是一部逐渐偏离战争的政治目标而越来越看重杀戮和毁坏的历史。” 这使得美军在面对那些并不太依靠破坏性武器的非常规战争时显得力不从心。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登陆以后,可以说完全没有搞清他们的任务重点是什么,这暴露出布什政府的军队转型观所包含的错误思想。最初的占领之后,美军缺乏完整的维和和重建计划;军方排斥其他政府机构尤其是美国国务院介入伊拉克的战后重建;还有一个由美国的价值观驱使的决定,就是将伊拉克的旧体系,比如军队、行政部门和国有工业全部推倒重建;美军在伊拉克的占领没有的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由此激起的反作用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布什政府以及新保守派支持者的幼稚之处。其结果就是,经过伊拉克战争,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声望大大降低,陆军损失不小,总共有3800多名士兵阵亡,28000多人受伤。

  美国必须接受能更平衡地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的计划。越战后美军虽然进行了改组,但是他们错误地认为以后不会再有像越战这样的战争。美军抛弃了越战的经验,而没有从当时的一些特殊情况下的作战中总结出非常规作战的教训。美军不应该再犯这样的错误了。要想扮演好在全球安全事务中的关键性角色,以及为未来战争做好充分准备,美军必须在保持常规战中不可战胜的优势的情况下变得更适应突发的非常规战。

  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使得他们经常会被邀请参与解决一些国际上的危机,像朝鲜、巴基斯坦、沙特的政体问题;达尔富尔的种族灭绝问题;类似2004年印尼海啸的灾后救助问题;维持海地、索马里等弱势国家的稳定的问题,这些非传统任务都要求把以往的有限的维和任务扩展成“国家建设”这种级别的任务,比如在遭到巨大自然灾害或人道主义灾难的地区快速开展救援和重建工作。

  目前的情况是,很明显美军最有可能碰上的任务就是非常规战争,政府却仍然没有把它当成重点看待。虽然在过去的15年里美军进行了很多次非常规作战,但是军方和其他一些政府机构在适应这类任务的转型过程上显得非常迟钝。

  美军不能再继续无视这个软肋了,面对常规战争时美军的火力是没有问题的,基本没有什么对手可以战胜美国,但是他们总能寻找一些别的办法来抵消美国的这些优势。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已经显示了美国未来最可能遇到的非常规战争的情况——对方不是正规军,而是一些民间的组织,用着技术含量很低的武器,像一些简陋的爆炸装置,但常常都很致命。在过去的4年里美军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军人被武装分子打死打伤。现在美军一直时不时地面对这些新的威胁,当和非常规的敌人作战时,美军必须更快地适应这种挑战。

  美军固然必须继续为应付全方位的常规战争随时做好准备,但是同时也必须做出一些调整,以便能够有效地执行非常规战的任务,比如维和、防暴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

  有一个途径能使美国变得更适应这些新的挑战,那就是把国家力量的每个方面都整合起来,“集合从外交手段、国际援助、经济政策到强制手段等各方面的所有力量来反击入侵势力及其造成的威胁。” 就像本文前面讨论的一样,美国应该运用全国各方面的综合力量,推行一种新的国家安全政策:

  这些新主张不但适用于美国的全球战略,也能用于国内的安全政策。首先一点是要合理配置现有力量,消除以前对国防政策、本土安全、外交策略、资源能源和发展援助政策的人为区分,发挥国际或地区联盟的作用,提高美国的威信,这比让美国在世界上独行更有效果。

  下面将要提出的原则可以为新的国防策略打下基础:

  以人为本 发展高科技高造价的武器永远也不能超过对军队战士的投入,士兵的人性化发展是首位的,军方主要的投入应该是为服役的士兵提供教育、训练,让他们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他们才是军队里最好的武器。

  合理配置资源 为未来做好计划和准备是设定国防优先级和实现合理配置资源所必须的工作。虽然目前美国的军费投入是自二战以来最高的,但是美国民众并没有完全感觉到持续增长的投入所带来的相应价值的回报。过多的经费浪费在了新武器的研发项目上,事实上这对提高民众的安全感意义并不大。

  寻求更全面的军队作战方式 面对未来的挑战,军队当然是重要的一环,但它也仅仅是巨大的武器库里的一件工具。未来战争的关键决胜因素也许不是军事行动,而是由了解当地情况的人文专家所组成的战时平民事务代理处。 在伊拉克的美军总是抱怨那里太缺少处理平民事务的机构了,这给军队执行任务带来了很多负担。对美国来说,要打赢未来的战争,如何更有效地协调军事力量和平民事务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旦美国本土也被卷入了战争,就不会有人再觉得战时平民事务处理只是平时可有可无的消遣了。

  强化国际合作 与别人合作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美军必须要探寻一些新的途径来保证同盟国和合作伙伴的全面安全。在2004年美国大选期间,布什总统频繁地提到“美国不需要等别人发许可证后才采取行动”。这没什么错,但是如果得不到盟友和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美国发动战争后就不能给敌人带来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会间接地给士兵和纳税人造成更大的负担。另一方面,美国贸然出兵伊拉克的行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不解和愤恨,使得美国的国际形象大大受损,甚至包括美国的一些传统的盟国也产生了美国是一个鲁莽的超级大国的观点。

  保证军队的响应速度和机动性 美军必须能对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并且有能力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包括实施快速打击、常规地面作战、维和及维持地区稳定、灾害救援和人道主义救济。同时美军还必须拥有适应变化的形势的机动性,不管是应对敌人的突然袭击,还是进行从常规作战到维和任务的转变。

  正确认识军事力量的局限性 军事行动的功效已经被高估了,美国不应该过于依赖军事行动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布什政府及其施政理念的支持者们在解决某些国际问题时过度采用了军事策略。军事行动绝不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首选手段,即使要发动军事行动,也必须和其他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实施。美国必须对军队和政治目标做出清楚的定义,并且要综合考虑具体的战后政策,这样才能让议会和美国民众在自己的生命财产真正受到威胁之前意识到战争潜在的代价。所以说,正确认识军事力量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军队的作用。

  避免发动预防性战争 美国不应该被卷入那种为了防止离我们很遥远的威胁的发生而爆发的战争。伊拉克战胜经常被错误地归结为“先发制人”的战争,而它实际上就是一场预防性战争。先发制人与预防性战争常常被混淆使用。事实上,后者通常被认为是违反国际法的,不符合正义战争的要求;而前者则被看作是合法的或可以被合法解释的。先发制人常常也被认为是预防性的自我防御,是一种为了化解即将到来的威胁而采取的合法行动。预防性战争则不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危机,而是通过攻击一个国家,来阻止其发展某种能力,防止未来这个国家为了有可能对别国带来危害。具体到伊拉克战争,美国失去了很多过去的盟友的支持,还受到来自联合国成员国的广泛批评。同时,美国失去了一些不太坚定的反恐伙伴和来自国际社会的价值观支持和道德支持。预防性战争会破坏国际社会的稳定,因为它削弱了维持安定的因素,迫使各国不得不进入危险的“预警反击”状态。

  保证美国随时都有足够的兵力和物资来执行任务 科林•鲍威尔将军提出过一套原则,美国决策者在发动战争之前应该提出这几个问题:关键的国家安全利益是否受到威胁?是否具有明确而现实的目标?是否充分并坦率地分析了风险和代价?是否其他所有非暴力政策都宣告无效?行动是否得到美国民众的支持?美国是否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支持?“鲍威尔原则”认为,美国只能把战争作为最后的手段,只能动用优势兵力来达到目标。这个原则到现在也是非常中肯的,不过由于装备的现代化,美军的火力和破坏力更强了,消灭大多数敌人都只需要非常少的战斗部队。但是为了在最初的战斗阶段结束后能保证占领区域的安全,保护好当地的平民,美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坚实的地面部队作保证。在卷入未来的战争之前,美国必须始终确保有足够的火力和维持稳定的力量来实现预期目标。

  保持对自身的严格要求 作为一个民主的超级大国,美国应该对自己始终保持严格的要求。不光要有那些表面上的限制措施,还应该认识到坚持一定的原则和价值观是美军非常需要的,这能让美军更强大。阿布格莱布监狱的虐囚丑闻、关塔那摩基地的侵犯人权事件,以及对囚犯的拷打都给美国的形象抹了黑,破坏了美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并且与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所代表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相矛盾。

  诚恳地面对美国民众 对民众保持坦诚、透明的态度,让他们清楚发动战争的潜在代价和威胁,是争取民众的支持必须做的。当初美国政府给民众承诺的是,伊拉克战争将会是“小菜一碟”,而且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将完全由他们自己负担,还说萨达姆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他正在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和本•拉登策划的9•11事件有联系。布什政府不但在侵入伊拉克之前误导美国民众,而且在局势开始变遭的时候还是不肯诚恳地面对民众,而是继续向民众保证,美国正在和“极少的顽抗分子”战斗,美军已经“转危为安”,伊拉克的武装分子仅仅是“回光返照”,伊拉克的真正情况比媒体上报到得好得多。当这些说法都被证明是虚假和错误的以后,布什政府的信誉进一步遭到削弱,美国民众对战争的支持率越来越低。给民众解释国际冲突的原因时在本质和方向上就犯下错误,卷入这样的战争注定是错误的。就像科林•鲍威尔在大约15年前指出的那样,美国只应该在从总统到民众和军队都已经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有了清楚的认识、知道该期待什么、包括发动这场战争的理由并了解必要的退出战略的时候才能发动一场战争。

  实施有效的防范和威慑政策 单一民族国家仍将会是国际冲突中的主角,美国必须继续坚持那些已经经过实践验证过的正确的防范和威慑原则。制裁虽然会给当地平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难,但是也能有效地控制和削弱由目标国家产生的潜在威胁。比如对萨达姆政权的制裁,从1991年到2003年,制裁萨达姆政权每年只花掉美国不到20亿美元,但是却在没有一个美国人在战场上丧命的同时极大地削弱了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美国强大的实力保证了可以摧毁任何侵略国家,这也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力。尽管9•11事件之后情况有了一些变化,但是美国仍然没有必要放弃这些行之有效的威慑政策。

  调整美国军队和国际政策是未来的战争的需要,但这并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资源,只需要建立新的优先级制度,重组军队,调整关键资源使用决策,使其更符合新的优先级制度。

  本文接下来的一章估计了美国有可能遇到的威胁和挑战。最后一章制定了美军面对这些挑战时必须采取的行动步骤,包括重建和扩展地面部队,从联邦政府的各个级别上做好打非常规战争的准备,调整国防预算,并且打造一个新的全球安全架构。

(责任编辑:关福君)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布什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