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0月清风店战役中,我军向残敌发起总攻。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陈辉、王经国)“清风店战役是个奇迹。”回忆60年前的往事,78岁的朱连波老人仍历历在目。
1947年,晋察冀野战军决定利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寻机歼敌。10月,解放军围攻河北保定以北徐水等地,迫使石家庄之敌从北面派出援军。
然而,敌34集团军司令李文比较狡猾,他将5个师的援军聚集在一起,小心前进。
“野司首长十分着急,担心国民党不上钩。可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帮了我们一个大忙。”今年已80岁高龄的李诚志老人回忆说。
蒋介石飞抵石家庄后,误以为我军在保北地区已被他的主力部队所钳制,无法脱身。因此,他命令孙连仲派驻石家庄的第3军军长罗历戎部赴保定,从南北对我进行夹击。
时机终于来临了。
晋察冀野战军当机立断,命令一部分部队将李文阻住。而其他部队则向南隐蔽急行军,绕过保定城,去围歼从石家庄来的罗历戎部。
从保定北绕到保定南,路程有100多公里。这就是说,我军战士必须要在一昼夜的时间用双脚走完100多公里地,赶在敌人之前到达预定地区。
10月的华北,秋高气爽,但对于朱连波和战士们来说却不轻松。朱连波回忆说,长时间的行军使他们的腿都木了,走起来很机械,而且身上的衣服一直是湿乎乎的。
“特别是在夜间,由于温度较低,衣服贴在身上,凉冰冰的。许多同志走着走着就睡着了,经常会发生后面的同志撞着枪或摔倒的事。”朱连波回忆说,“很多人的脚底板都打泡了,实在疼得不行,就拿针把水泡扎破,可是一踩在地上,就像针扎一样。”
按照规定,团长、政委都配有马,但他们都不骑,不是让给了病号,就是驮物资……
老百姓也帮了大忙。每到一个村庄,当地群众就积极主动地为部队服务:送开水、给干粮、送鞋子,还有打快板、喊口号的。
“有些群众还会帮我们拿着东西送我们走一段。”朱连波说,这个村送到下一个村,大大提高了行军速度。
几十年过去了,当朱连波老人在回首这段行军的经历时,仍感慨地说:“没有老百姓,我们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走完100余公里地呀!” “能在一个昼夜从保定北赶到清风店,这根本不可能,除非是从天而降。”罗历戎孤傲地断言。
10月19日晨,野战军到达清风店,并很快将罗历戎部分割。
“虽然长途行军十分疲惫,但是一和敌人打起来,那股冲劲就又上来了,而且越打士气越旺。”朱连波说。
22日凌晨,我军发起最后进攻,很快打掉敌人的师部和军部,将化装成士兵的罗历戎等一一俘获。至此,清风店战役胜利结束,共歼敌17000多人。
“清风店战役创造了我军远距离作战的奇迹,对扭转华北战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为尔后我军攻取石家庄,使我晋察冀解放区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创造了有利条件。”李诚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