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后,武警四川总队官兵快速行动。面对余震房屋坍塌、山体滑坡的危险,他们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奔走在废墟间,攀越在崇山峻岭,构筑起坚强的生命长廊,演绎出一曲曲生命大转移的赞歌。
地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武警成都市支队第一支赶赴灾区的210人救援小组整装待发,火速前往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市聚源中学。
“每一次摆渡,就是一次抢救生命的冲锋号,更是一次搭运生命的航班!”紫坪铺水库临时冲锋舟班长宋仕浪深有感触地说。5月12日地震当晚,大雨引发的泥石流阻断了通往映秀镇的路。这条都江堰通往汶川的生命线,是成都到汶川最便捷的道路。在道路不能疏通的情况下,用冲锋舟从水路运送群众和部队保障物资,意义重大。14日一早,接到担负驾驶冲锋舟任务后,宋仕浪和开赴汶川的600人救援队伍开进到紫坪铺。
冲锋舟一次载量有限,每次5人。600人的队伍除后勤保障人员外,其余人员以徒步方式向映秀镇进发。在水库边安营扎寨后,顾不得路程的劳顿,宋士浪带领5人小分队立即下水试舟,开始运送部队物资。地震后,映秀镇乡村房屋损坏严重,灾区群众正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盼着尽快脱离受灾区。见到水库边来了这么一队开着冲锋舟、身穿迷彩服的士兵。灾区群众顿时欢呼雀跃。到达百花村卸下物资后,宋仕浪马不停蹄就近展开运送工作。“老人、小孩先上,我们马上就回来接你们!”遇上灾区群众不理解的,他每次都做好耐心细致的安心抚慰工作,尽量让灾区群众平静下来。运送中,他和战友吃上几口干粮又匆匆上路。
废墟中,大雨里,烈日下,武警官兵们不停息地救人,救人,书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