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6月中下旬,柳江、邕江、漓江流域暴雨成灾,正在野外驻训的广州军区某集团军部队半天之内迅速完成任务转换,仅用一天时间就把驻地受灾群众和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执行多样化任务能力的提升,得益于该集团军学习借鉴抗震救灾部队经验。
记者在暴雨如注的邕江两岸看到,该集团军官兵采取摩托化行军、水路开进和徒步行军相结合的方式,一路冒雨奔袭,在洪峰到来之前按时抵达抢险一线。据悉,今年进入汛期后,这个集团军领导根据抗震救灾部队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严峻态势,立即收集当地有关汛情资料,修订完善了20多套抢险救灾预案,整修所有车辆装备,为外训官兵配齐了救生设备和抢险设施,确保部队接到抢险命令能迅速完成任务转换。连日来,集团军部队官兵先后6次投入抗洪抢险战斗,次次圆满完成任务。
关键时刻不辱使命,离不开平时扎实开展针对性训练。该集团军把抗洪抢险作为执行多样化任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结合在汛期可能担负的抢险任务,按照“急用先训”的原则,组织部队先后进行了打桩固堤训练、水上泅渡训练、陆空协同训练和远程奔袭训练,对一些抗洪抢险可能用得上的课目,加大难度强度,坚持训好、练精。此前,记者跟随该集团军某师官兵,在水网稻田和山岳丛林中进行强行军训练发现,一路上前指临时设置了山洪泥石流爆发、山体滑坡、河堤漫溢等20余种紧急情况,官兵反复演练,达到应对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