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特级飞行员、南京军区某陆航团团长司启富。
“头鹰”,就是要敢担风险,勇敢领航
川西气候诡谲无常,生死考验接二连三。5月17日上午8时,司启富和参谋长邢伟民首批双机编队领航,然而,由于气象异常恶劣,直升机被迫返航。
司启富和全体机组人员心急如焚。他们要前往救援的责任区北川青片乡,那里有2万余名群众受困于交通中断的“孤岛”,特别是3名孕妇和不少危重伤员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直升机进入北川,要穿过多个山高壁陡的大峡谷,两侧山峰平均高3000米左右,有的大峡谷长达40多公里,最窄处只有80米,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亡。
参谋长邢伟民跟司启富商量:“你作为一团之长,还是在塔台坐镇指挥吧。”
司启富说:“战友们称我是‘头鹰’,我理应担当风险,勇敢领航,勇敢飞翔!”
18日早上7时,司启富再次率领直升机群穿云破雾,直飞北川青片乡。进入峡谷,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司启富果敢指挥,贴着山峦,目视飞行,终于将“空中生命线”成功打通……
群众多困一天,我们内心就多一份煎熬
5月21日上午8时50分,四川省旅游局紧急求援:188名进入北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的游客,已被困9天。
“被困群众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多受一份痛苦,我们内心就多一份煎熬!”他紧急拟制3套应急预案,决定投入重兵组织营救。
11时15分,雨势稍停,气象好转。司启富再也按捺不住了,立即熟练地鸣笛、发动、滑行、跃起,直升机疾速升空。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高强度飞行,直升机成功到达目标区域。此时,小寨子沟上空乌云密布,海拔3000多米的群山隐现在云雾中,地面目标十分难辨。直升机只好在空中不停盘旋,仔细搜寻。5分钟后,司启富终于发现了地面人员用红布条拼成的求救“十”字。在一块相对平坦的田地里紧急降落。
全体机组人员连续飞行10个架次,将游客全部安全转移。
每一次历险,都是一笔宝贵财富
北川上空的狭窄空域,每天仅直升机就有80余架穿梭来往,起落十分频繁,稍不留神就会发生空中相撞事故。司启富巧妙利用“飞行差”,在早晨五六点钟、午休、天黑以前等时间段抓紧带队飞行,宁可自己辛苦点,也要保证运送物资、转移群众的安全。
司启富告诫全体机组人员:“每一次历险飞行,都要成为提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宝贵财富!”
针对任务区域山高谷密、通信不畅的飞行难题,司启富与全体技术人员一起,紧张研究应对之策,建立起了塔台指挥、梯队指挥、编队指挥和野外目标引导组指挥于一体的指挥体制,采用多种通信方法与手段进行沟通联络,确保了机群在崇山峻岭中联络不间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