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危难更能显示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也许重压更能激发一个军人坚韧的意志。特大地震突如其来,汶川告急!四川告急!甘肃告急!陕西告急!身陷危难的灾区群众急切呼唤着自己的子弟兵!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抗震救灾将士用汗水、用鲜血、用生命再次向世人充分证明:我军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人民军队,是一支攻坚克难不辱使命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
不辱使命,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敢于拼搏,敢于胜利。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目标为目标,以党的号令为号令。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逐步锻造了人民军队忠于使命、不辱使命的优秀品质,强烈的使命感成为我军官兵英勇奋战、前仆后继、不畏艰险、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军肩负起维护祖国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捍卫人民幸福生活的光荣使命。此后几十年来,无论情况发生怎样变化,也不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多么严峻,全军官兵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忠实履行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强盛、人民的幸福安宁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胡主席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军队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我们要积极响应胡主席的号召,不断增强使命感。实践证明,崇高的使命感始终是我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力量源泉。有了崇高的使命感,有了不辱使命的坚强决心,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军就能逢坚必摧,逢难必克,勇猛向前,夺取胜利。
不辱使命,救灾官兵与灾区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灾情发生后,尽管桥毁路损,大雨滂沱,塌方、余震和泥石流不断,给养补给一时难以到位,但人民子弟兵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采取多种方法迅速汇聚到地震灾害第一线。在抗震救灾前线的很多官兵,家就在灾区,他们中的许多人明知自己家里同样在遭灾、不知自己的亲人安危与否,但他们义无反顾投入抗震救灾。党指向哪里,他们就冲向哪里;哪里最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艰险,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最危急,他们就拼打在哪里。他们啃方便面、啃半个馒头、几天不睡觉、衣服上全是盐渍……只为了与时间赛跑,为了灾区的每一个生命,抗震将士义无反顾地向前向前。因为他们坚信,部队早一秒钟到达灾区,受灾群众就会少一分痛苦;早一秒钟展开救援,被困群众就会多一分生的希望。救灾官兵冒死在山体塌方、大雨倾盆的最危险地带救人的大无畏精神,更是使灾区群众看到了我军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不惜代价、奋勇救灾的实际行动。一名接到开赴灾区命令的战士给女朋友发了一则短信:记住,如果我留在那里了,别哭,你失去的是一个亲人,那里很多人失去的不止一个亲人,等那里建好了去看看,只是,别问我留在什么地方。同样的血肉之躯,与废墟瓦砾进行着浴血拼搏;同样的骨肉亲情,在大灾面前让位于大爱大情。
不辱使命,救灾官兵不怕牺牲,不怕疲劳,敢打硬仗,连续作战,不夺取最后胜利决不罢休。随着抗震救灾任务的逐步转换,救灾官兵再接再厉,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激情和旺盛的救援斗志,超负荷连续工作,马不停蹄搭帐篷、安灾民、通道路、送物资、整废墟、防疫病、排险情、解危困,继续发挥着抗震救灾突击队的重要作用,工作标准不降低,工作热情不衰退,工作力度不减弱,排除一切困难,直至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救灾官兵之所以能够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是因为有了人民的信任与希望,官兵们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大;有了人民的嘱托与祝福,官兵们战斗的意志更顽强。
当前,抗震救灾的斗争仍在紧张地进行着,救灾战斗远远没有结束,灾民安置、伤员救治、灾后重建以及防范次生灾害和疫病等任务还很繁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更是任重而道远。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宁,人民子弟兵依然重任在肩,依然会忠于使命,始终保持坚强意志和旺盛士气,以高昂的战斗精神投身抗灾救灾的斗争中,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厚爱与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