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总医院迅速抽调369人组成11支医疗队,先后在汶川、都江堰建立多个救治点,展开3所野战医院,接诊病人13000余人,收治175人,开展手术217台,被当地受灾群众誉为“放心医院”。
1 地震使都江堰市53家医院毁损严重。灾后余生的群众面临看病无门的困境。解放军总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及时赶来,迅速在都江堰市建起3所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野战医院。
5月27日17时30分,野战医院接诊中毒性休克的66岁居民李发堂。“胃肠有穿孔,必须马上实施手术!”普外科贾宝庆、消化科王志强两位专家联手会诊,很快定下了决心。10分钟后,全部准备工作就绪,10余位专家冒雨赶来支援。
手术车外,风雨交加;手术车内,紧张万分。“病人血压急剧下降……不好,血压已监测不到!”护士的报告让所有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心内科刘长福医生发出紧急指令:“快,给予多巴胺、肾上腺素支持。”病人血压很快恢复正常。
“暴雨导致电力中断!”平静中再起波澜。电力队长罗进连雨衣都顾不上穿就冲出了野战帐篷:“我马上启动发电车。”1分钟后,野战医院灯火通明。
“结肠有肿瘤,立即切除。”用生理盐水进行腹腔清洗之后,专家们终于发现了造成结肠穿孔的“罪魁祸首”,手术顺利完成,老人转危为安。
2 震后第3天,解放军总医院专家医疗队抵达抗震救灾一线,中国工程院卢士壁院士、陈香美院士等10名白发苍苍的高级专家随队出征。与此同时,便携式超声仪、X线车等先进设备也运抵灾区。
在山崩地裂的峡谷里,在恶臭难闻的废墟上,在余震不断的帐篷中,专家们用先进装备、高超医术探寻生者、抢救生命。
抢救伤员,设备保障至关重要。解放军总医院“救治灾区群众不惜代价”,将两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彩色多普勒便携式超声仪带到一线。走进野战医院,类似的先进医疗设备比比皆是——
手术车,内置麻醉机、高频电刀,能同时开展两台野战条件下的各类手术;远程会诊车,可通过卫星召开电视会议、实施远程会诊;X线车,不仅能做四肢的检查,还能做胸腔、脊柱、盆腔等全身检查,从透视到出片只需10分钟……
3 5月20日上午,医护小分队背负沉重药品,涉险攀爬前行近3个小时,前去营救一名因伤被困的96岁老人。老人右下肢肿胀,局部软组织坏死,足背还有一个大水疱。队员们紧急处理后,轮流背负老人,爬过泥石漫道的山路回到医院。本已绝望的老人重获生机,激动地不停念叨:“解放军好,解放军好!”
5月30日,60岁的都江堰市民徐成根在野战医院接受了胆囊切除手术,术后只能进流食。主刀手术的刘博、吴欣等医护人员走下手术台就到厨房为他找食物,当热腾腾的玉米粥放在眼前时,徐成根和儿子感动得泪流满面。
超声专家于德江是一位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孤儿,这次抗震救灾他第一时间向组织递交了申请书。每当受灾群众前来就医,他都要跟他们聊几句,用自己的成长经历给他们以慰藉和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