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为马雄,是成都军区驻蓉某分部部长;妻叫张为,是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部长。
写的是一对伉俪,可要讲的却不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在抗震救灾大军中,马雄与张为只是很普通的一员。但这对部长夫妻双双战斗在救灾保障一线的经历,无疑是子弟兵强烈的使命与责任感的缩影。
危急关头,军人总是有着同样的行动——震后10分钟,马雄已站在分部机关操场上用几张桌子临时拼起来的指挥所前,眼盯军事地图分析判断震源,确定支援保障力量配置,手拿电话开始下达命令:“立即启动应急保障机制!”
就在同一时刻,军区联勤部机关大院内,张为也迅速收拢本部人员,在墙体开裂的办公楼前空地上,成立了应急指挥组,并向上级请领任务,下达抽组医疗队的预先号令。
震后22分钟,马雄来到联勤部受领任务,远远地看见张为站在队伍前部署任务,却没有停车的时间。他摇下车窗,挥挥手!然后急驰而去。
那是每一秒钟都关乎着生命的日日夜夜——救灾物资的调配,运输车辆、运送路线的紧急部署,灾区一线医疗队的展开,救灾沿线野战兵站的开设……生死线上的百万受灾群众亟待救援,10余万救灾大军也需保障……
翻开地震后3个小时的作战日志,记者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扣人心弦的紧急气氛——当天下午17时,野战兵站便已在高速路口为救灾车辆紧急加油;17时30分,第一批帐篷等200吨物资就已经运到机场;18时,第一支医疗队已到达灾区,并开设了野战救护所……几天后,军区联勤部召开救灾任务部署会,夫妻俩见面了。可在会上,两人只能抬头相互对视一下,微微点点头。
平时大嗓门的张为此时嗓子已经沙哑,说话异常吃力。马雄后来说,此情此景,真让自己感到一种揪心的牵挂,但此时此刻,哪里还顾得上儿女情长。他们是夫妻,但更是战友,灾情十万火急,相逢无隙相嘱。会议一结束,夫妻俩来不及说句话,就急匆匆地离开会场,各自奔向岗位。
新的任务下达了——进村入户工作展开后,上级要求医疗部队做好防疫工作,实现消毒覆盖面达100%,确保灾后无大疫。责任重大,夫妻俩又马不停蹄地深入一线灾区,调整部署防疫力量,调集药品器材,圆满完成了灾区和救灾部队不发生疫病的任务。
虽说在灾区并肩战斗,但直到5月底,他们才因同时到医院检查伤员救治情况见了面。相互一打量,两人眼里都布满了血丝,脸上新添的皱纹显出几分憔悴。从彼此蓬乱的头发和满脸的胡茬看得出,这些天来,甭说休息了,就连梳头刮脸都是一种奢侈……
他们是军人,苦也罢累也罢,皆为责任与使命,义不容辞。可两人心里同时还有许多的愧疚——为了不让他们分心,张为年迈的母亲买上火车票独自回了老家;女儿在外地念书,地震发生后,一次次提出要回家看望,可他们没给一点商量的余地。
一个多月过去了,抗震救灾战场上重建家园的战斗已打响,马雄和张为这对部长夫妻依然征尘未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