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前身是“叶挺独立团”,素有“铁军”之称。
5月13日凌晨1点52分,我师接到救援汶川灾区的命令。此时,部队正分散在13个外训点上训练,我们边收拢、边动员、边准备。219名在师教导队复习考军校的战士,立即放下书本赶往集结地域;在家休假的战士王修赫得知部队前去救灾,从家乡徐州打的跑出530公里连夜追赶部队;装甲团三营教导员张修峰肘部手术才6个小时,拔掉输液针头跑回了部队;安排留守的160多名官兵,咬破手指写血书,强烈要求去一线。
我师一到灾区,按照指挥部的命令,立即兵分四路,赶赴都江堰、汶川、理县、茂县,在2200多平方公里的灾区迅速展开了救援行动。通往汶川最近的路线,必须穿越60公里的大峡谷,两边是悬崖峭壁,中间是汹涌的岷江,道路被山体塌方堵塞,不时有石头砸下来。师党委决定,由我带领1800名官兵徒步穿插、挺进大峡谷,在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一条路来,从南线开辟“都汶通道”。同时,炮兵团分三个梯队,摩托化绕道雅安、马尔康,翻越夹金、梦笔两座高原雪山,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长征路,从西线迂回800公里,打通到汶川的道路。灾区群众看到“铁军来了”的旗帜和戴着“铁军”臂章的战士,激动得呼喊:“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震后的映秀镇一度成了“孤岛”,数千灾民急需食品、药品。阿坝州委书记侍俊找到我说:“现在救人和防疫的任务非常紧急,物资从水路运到漩口,就再也送不上来了,我拜托铁军了!”我们立即组织800名官兵,肩扛背驮,沿着崎岖艰险的泥泞山坡,冒着大雨和余震,昼夜不停地抢运。战士谢玉勇连续两天两夜背粮送药,又累又困,两腿一打软,便向深谷滑去。紧急中,他一把抓住一棵小树,另一只手拽着背囊不放。连长焦急地大喊:“快扔背囊!”但他死死不肯松手,直到大家把他拉上来。战友埋怨他,这个时候还不扔东西,你不要命了。谢玉勇说:“这是灾区群众的救命粮,好不容易背到这里,说什么我也不能扔!”连续三天的突击抢运,许多战士磨破了肩膀和裆部,有的被渗漏的消毒液烧伤了后背,但没有一人叫苦喊累,硬是把1200箱药品、230顶帐篷、1320箱食品、1400多公斤大米送进了映秀镇。
一次救援就是一次考验。5月17日,师教导队赶到一栋坍塌的住宅楼抢救幸存者。这栋五层的楼房,一半塌得只剩下两层,另一半严重倾斜,残垣断壁随时有倒塌的危险。看到战士们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师政委刘法峰担心空间狭小,一旦残楼倒塌,后果将不堪设想。他拦住大家说:“先上10个人,其他人往后退。”顿时,战士们呼啦啦涌了上来,谁也没有后退。见此情形,教导队队长员波大声喊道:“不是独生子女的举手!”在场的273名官兵全都举起了右手。员队长又提高嗓门喊道:“我说的是,不是独生子女的,举手!”官兵们反而把胳膊举得更高了。刘政委只好让员波挑出10名战士钻进废墟救人。周围的群众看到这一幕,流着眼泪鼓起掌来。现场有个记者问我们的战士:“我知道你们当中有很多是独生子女,为什么还争着上?”他们回答:“舍不得自己的命就救不了群众的命,怕死就不是铁军的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