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欧阳浩、特约通讯员邵敏报道:“因台风过境,苏南某化工厂出现险情!”6月5日14时30分,南京军区某防化团作战室地图上,一处重要经济目标指示灯急速闪烁。核实险情、启动预案、紧急出动……1个小时后,险情得以控制,演练获得成功。
在团作战值班室,笔者看到在“区域作战地图”上,密密麻麻用红色标出了驻地附近的60余个重要经济目标。调出作战指挥数据库,每个目标的化学品种类、储量、机动路线、救援方案等详细情况一目了然。“接到新大纲试训任务后,我们制作了这份电子地图,但当时涵盖的范围仅涉及军事目标。通过学习救灾部队的成功经验,我们对应急预案进行了修改细化,周边60多个民用经济目标已全部列入了监控网络。”作训股长杨长庚说道。
据悉,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这个团始终密切关注前方防化部队的动态,把编印的抗震救灾实践经验作为新大纲试训的辅助教材下发各分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