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伏击战车在做爆炸测试 |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行动的一大特点是美军的敌人创造性使用了简易爆炸装置。在2003年中,盟军作战行动从传统的面对面近距离作战转变为反暴行动和稳定伊拉克的国内局势。随着作战任务的转变,美军作战武器从重型装甲履带战车变成装甲较薄的、作战力稍弱的悍马战车。步兵部队的运输、机动支援和人员运送等任务都由悍马战车承担。
驻伊美军很快认识到安装帆布车门的M998悍马战车不能为搭载人员防御道路两边的简易爆炸装置和提供良好的保护。
源起
就在美军继续改进悍马战车,提升保护能力的同时,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为爆炸物处理分队和其它特种作战工兵装备少量的防地雷战车。这些战车是具有V型底部、无大梁特征的“美洲狮”、“水牛”和RG-31战车,具有高度地面排雷能力。
简易爆炸装置的使用在战争中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地雷防护战车也是如此,它可以追溯至60年代底发生在南非的丛林战,后来又成为部分国家开展维和行动的装备。简易爆炸装置虽只是旧瓶装新酒,但是美军将地雷防护战车改名为防地雷伏击战车,RG-31就是其中一种性能优越的战车。
需求
防地雷反伏击战车受到众多的关注,美国国防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推动战车的研究、采购。防地雷反伏击战车由海军陆战队牵头的研究,陆军、海军、空军和特种部队都参与了该项目,目的是研制并装备一种能在地雷遍布的非传统战场进行持续作战的战斗车辆。战车将配备装甲,采用V型车身,具备较好的防护能力,可以应对简易爆炸装置、地雷和火箭筒的袭击。根据美海军陆战队公布的有关文件显示,对战车的具体防护指标要求是:在91.4米的距离上防护7.62×54毫米穿甲弹;顶部防护空炸攻击;侧面防护155毫米炮弹破片攻击;车轮底部防护13.6千克反坦克地雷攻击;车底防护6.8千克反坦克地雷攻击。装备采购过程中,美军的普通联合研究项目进展都非常缓慢,但是防地雷反伏击战车是一个例外。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它就完成概念研究,得到高级联合评估小组的同意,开始向生产厂家定购了数千辆战车。美国防部宣称防地雷反伏击战车是第一优先采购项目。目前,该型战车是美国防部投资最大(目前80亿美元)的一个项目。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美国防部长办公室组织了由高级指挥员人参与的防地雷反伏击战车联合特遣小组,负责指导战略决策和确保每个军种的独特的需求得到满足。
作战概念
防地雷反伏击战车是一种新型装备,它不是一种轻型战术轮式战车,也不是临时取代悍马战车的车辆,也不是最终更换悍马战车的联合轻型战术战车(JLTV)的过渡战车。防地雷反伏击战车的任务职能在许多方面与斯特赖克战车相似。它为小规模反暴部队提供机动力的同时提供防护和车载火力。该型战车的承担的任务包括封锁、搜索、袭击、战斗巡逻、交通控制、安全护送、医疗撤运和运输等。该型战车将取代目前的安装车身装甲的悍马战车执行任务。但是作战部队学需要一些安装车身装甲的悍马战车在防地雷反伏击战车不适合行动的地方作战。
防地雷反伏击战车根据搭载人数的不同分成三型:Ⅰ型、Ⅱ型和Ⅲ型三种,陆军只装备Ⅰ型和Ⅱ型战车,搭乘人员包括驾驶员、车长、枪手等。Ⅰ型是火力小组使用车,采用V型车身和高底盘设计,载员6人,用于城市地带和其它受限地形条件下作战,主要作为火力小组的运送车,以及作为重型机枪和陶式改进型目标获取系统导弹运送车。侦察部队使用Ⅰ型车上安装的远距离侦察兵侦察系统开展侦察活动。Ⅱ型战车是班级部队使用的战车,载员10人,该型车是多用途战车,可以执行运输、救护、爆炸物清理、机动作战和战斗工程保障等任务。工兵班和步枪班作为快速反应部队执行任务时,一般使用Ⅱ型战车快速机动。同时,Ⅱ型战车还是一种特殊的装甲救护车,作为医疗救援班执行地面医疗撤运任务。Ⅲ型是针对地雷和IED清除任务的专用战车,具备12名成员的运输能力,实际上目前就是“水牛”扫雷车。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