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核武库的真实实力,西方军事界有着诸多猜测。3月6日,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AS)的核问题专家汉斯·克里斯滕森,结合五角大楼刚刚公布的《2008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以下简称《军力报告》),撰文分析了中国核力量近两年来的发展情况。
——编者
陆基弹道导弹稳步增长
文章认为,陆基弹道导弹部队是中国最可靠的战略威慑力量。文章指出,中国的洲际导弹数量目前正以稳定速度增长,大约10~20枚DF-31和DF-31A型导弹在过去一年中投入使用。考虑到前者的射程偏短,“二炮”今后可能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射程超过1.1万公里的DF-31A上,以确保可以一次性地将大约100枚分导弹头投射到西半球。
由于洲际导弹造价昂贵且数量不足,中国在应对发生在周边地区的事态时,将更多地选择DF-21型中程弹道导弹。据信,这种射程2000公里的导弹主要部署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基地当中。根据商用卫星照片分析,中国在2007年内部署的DF-21总数在40~50枚之间,其中大约2/3装备核弹头,其余1/3搭载常规弹头。
此外,文章还特别提及了去年下半年现身的某新型导弹的情况。从流传于互联网上的图片来看,该导弹使用10轮重型越野车作为运载平台,外观也和DF-21有所不同,一些媒体称其为DF-25。不过,克里斯滕森本人对此持保留态度。他表示,五角大楼在《军力报告》中并未提及这种导弹,一些看过资料的情报人员也不愿武断地就此作出评估。文章作者据此认为,所谓的“DF-25”并非全新开发的型号,而只是现有DF-21的改良版本。在安装特殊的探测设备后,该导弹可能对活动在东亚地区的美军舰队构成潜在威胁。
“三位一体”将是未来目标
是否拥有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是决定有核国家作战体系完整性的关键。对此,作者引用《军力报告》的说法指出,具有“中国战斧”之称的DH-10型巡航导弹已经形成作战能力。除了陆上发射外,DH-10还有供空军使用的型号。情报显示,中国目前正在对H-6轰炸机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在机翼下携带6枚该型导弹。这也意味着中国空军将摆脱只能依靠老式核炸弹的状况,第一次拥有对2000公里外目标实施远程突击的能力。
文章认为,在海上核力量方面,近来频频出镜的094型战略核潜艇是当仁不让的主角。有些奇怪的是,尽管该艇的清晰照片早在几个月前就已曝光,但《军力报告》仍旧语焉不详,让克里斯滕森感到颇为不解。但也有分析认为,094型潜艇配备的JL-2型导弹同样存在射程不足的问题,在太平洋中部发射才能覆盖美国本土,从而增加了使用的局限性。另外,对于这些潜艇的战备巡逻情况,美国军方也未能获得可靠的情报。所以,尽管中国海军已经具有了相对先进的“硬件”,但能否在短时间内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核反击能力,眼下仍然是个问号。
作为总结,作者再次引用《军力报告》的内容强调:得益于二炮部队的逐步增强和新型战略核潜艇的下水,中国的核武库规模自2006年以来“膨胀了三成之多”。不过,考虑到过分陈旧的第一代核武器将在今后几年内大量退役的因素,应该认为这种增长主要是出于更新换代的需要。从长远来看,一个小而精干、能够满足最低限度威慑要求的核武库仍是中国追求的目标。(万钧)青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