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使命-2007”中方参演官兵在刚抵达俄罗斯沙戈尔机场的我伊尔-76运输机前列队 李刚摄 |
是谁将中国的各路精兵送往中俄联合军演的前线,是谁为新疆久旱的牧区带来了阵阵甘霖,是谁帮助消灭了肆虐内蒙古草原的蝗灾,又是谁开辟了飞往拉萨的“通天之路”……
在办公室高悬的毛主席手书《沁园春·雪》的匾额下,儒雅的空军某运输机部队师长郑元林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郑元林执掌的部队始终被神秘所笼罩,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自己独有的传奇经历。对此,郑元林只是淡淡地说:“我们是一支能吃苦、有战斗力的部队。
郑师长认为,现代战争的方式已经改变了运输机在作战当中的作用:首先,战争的物资需求量空前增大;其次,现代战争是要靠养精兵、用精兵来快速处理突发事件。“按道理讲,现在部队的机动应当主要依靠飞机。”
虽然目前社会上对运输机的发展还有不少误解,认为运输机不是战斗力,非得要开枪开炮才是作战;虽然中国空军的运输机部队要在现有装备基础上,不舍昼夜地不断完成国内国外、陆上海上、长期短期的各种多样性任务,而同时却又被一些人认为是“配角”;虽然随着民航事业的高速发展,社会上不少人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波音”、“麦道”……
“但是,”郑师长说,“真正的中国军人都拥有民族的性格,即历来都忠诚坚韧、锲而不舍。”
例如,参加“和平使命-2005”中俄军演的中国运输机部队年轻的飞行员们,在郑师长的率领下,在很短的时间内无师自通,漂亮地完成了诸如快速连续投放重型作战装备等只有空军强国才能做到的高难课目。
在中国空军运输机部队,既要承担飞行学院训练飞行员的任务,又要作为作战部队担当各种复杂的作战任务;既要完成任务,又要长时间地保障安全;既要面对现有的条件,又要同时直面全球新军事变革的潮流,快速提升战斗力。压力何其之大,怎么办?
郑师长说:“要抓战斗力提升,就得要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从严治训,从细小的动作着手严格要求。要认真分析作战任务,仔细研究装备,要增加针对性,还要借鉴外军和民航的培训和管理理念。”
中国权威的军事专家认为,要靠技术、思维、制度、训练、管理、理论和作战等方面的创新来推进军事变革。在空军某师,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变为现实。
根据郑元林师长介绍,这支部队的飞行时间每年都在增加,以达到从实战出发强化飞行训练的目的。
郑师长说:“我对于驾驶我们自己的大飞机的渴望非常强烈,不光是我,这是运输机飞行员的共同渴望。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大国,我们应当拥有自己的大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