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6日电 (记者陈辉 王经国常爱玲)在北京军区的一座军营中,悬挂在电线杆上的扩音器中传出了嘹亮的军号声,却见不到司号员。这座军营的大校师长袁东伟说:“22年前司号兵就已经在中国军队消失了,现在播放的是电子军号。
”
“司号员鼓鼓嘴,千军万马跑断腿。”人民解放军在1927年成立之初就有司号兵,它属于通信兵的一个兵种专业,师团编有号长、营编有号目、连编有司号员。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军号这种古老的通信工具和激励士兵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而走出了历史舞台。
除司号兵外,人民解放军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还先后撤消了一个军种、三个兵种和两个兵种专业。
1950年成立的防空军是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于1957年5月撤消,防空军司令部与空军合并,建立了空防一体的国土防空体系。防空军撤消时有1个防空军军部,11个高射炮师,6个探照灯团和17个对空情报团等14.9万余人。
1974年,空军序列中的探照灯兵和对空情报兵两个兵种专业也相继撤消。探照兵的作用是利用探照灯夜间照射来犯敌机,配合高炮部队对空射击,配合航空兵对空作战。对空情报兵是用肉眼将发现的敌机空情报告给高射炮兵。先进的雷达、地空导弹等防空武器的发展取代了探照兵和对空情报兵的作用。
随着解放军摩托化和机械化的发展,曾经是陆军机动和运输主要力量的骑兵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取消。人民解放军骑兵在鼎盛时期达到12个骑兵师。目前人民解放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
此外,1982年,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撤消基建工程兵和铁道兵。两个兵种51万官兵集体转业到铁道部和原配属的国家各部委。
北京军区军训和兵种部部长王舜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变革决定了军队体制编制的发展变化,这是世界军事家公认的定律。随着一种新型武器装备数量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就会形成一种新的作战力量,从而诞生一个新的军种或兵种。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批新军种和兵种相继在人民解放军诞生,其中包括海军陆战队、陆军航空兵、特种侦察兵等。
海军陆战队成立于1980年,由步兵、炮兵、侦察兵、装甲兵、坦克兵、潜水兵、导弹兵、通信兵等十多个兵种组成,突出了机动性、快速反应和独立作战等特点,是独立或协同其他军种部队实施登陆作战的特殊部队。
1988年,中国军队在集团军建制中成立了陆军航空兵,在总部建立了陆军航空兵领导机构,如今陆军航空兵已发展成能打、能运、能扰、能侦的蓝天劲旅。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军队还成立了特种侦察兵,各种现代化的侦察工具被广泛应用,不光有地面侦察,也有空中侦察,还红外侦察、技术侦听等,他们担负着特种侦察和特种作战任务。
此外,中国军队还成立了地对空导弹和高射炮混编的陆军防空兵,使陆军的防空力量由高射炮兵和防空兵两个兵种组成。
1985年,中国集团军成立了一个新的兵种专业——气象分队。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军队在炮兵序列中就有少量的气象预报员,但它形不成一个兵种专业。如今在总部、战区都有负责气象兵的部门,在集团军编有气象分队,在炮兵师、旅编有气象站,在陆航部队和特种部队设有气象台。
在新军种和兵种不断出现的同时,中国军队的一些现代化兵种和兵种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即使是最古老的步兵兵种,也今非昔比。当年的“铁脚板”步兵已逐步发展成山地步兵、摩托化步兵和机械化步兵。
在工程兵序列中,伪装部队发展迅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仅在总参谋部编有一个独立伪装营,如今在总部、集团军都编有不同数量的伪装部队。
在人民解放军现代化进程中,通信兵也得到飞速发展。
除了正式纳入编制的新兵种和兵种专业外,中国军队目前还有一些试验部队,如心理战部队、山地战部队、外军模拟部队等,正在探索实践中。中国军队军兵种的兴衰,向人们勾画出了一幅中国军队快速向现代化进军的蓝图。
王舜说,随着中国军队现代化的发展、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落后的军兵种不断被淘汰,新的军兵种不断产生,编制体制由单一军兵种向多军兵种转变,非专业技术兵种向专业技术兵种转变,中国军队正朝着“精兵、高效、合成”的方向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陈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