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远涉大洋履使命,不负重托载誉归,由“连云港”号导弹护卫舰和“三明”号导弹护卫舰组成的我海军舰艇编队圆满完成了“和平-07”海上多国联合军事演习任务。此次参演创下我海军历史上诸多第一:第一次不带补给船远航,第一次在海外真正使用武器……“和平-07”多国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的硝烟已悄然散去,但总结思考仍在继续。
准备孕育成功
担任此次参演任务的是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这个支队以善打硬仗恶仗著称,是海军中的一支过硬部队。
这个支队于2006年12月21日受领任务,上级要求2007年2月19日(大年初二)起航,意味着准备时间不足两个月。而以往,像这样的出访任务一般有半年左右的准备时间。对此,支队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精干顶用的指挥班子和临时党委。临时党委认识高度一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孕育成功,准备越充分,胜算概率越大;时间不够,一天当两天用,也要全面细致准备。
编队分门别类,将各项准备分解为大大小小82项准备工作,编队各级各类干部分工负责,限时完成。
在各项准备工作中,装备准备工作排在首位,要求万无一失。“装备准备工作的繁重常人难于想象,例如,‘进坞’前要将数千发主副炮弹人工肩扛手搬从舰上卸下来,‘出坞’后又重新装上去。”“连云港”舰政委王国文深有感慨,“官兵节假日全都用上了。可以说经过57天的准备,官兵将舰上每个螺丝都检查到了。”
这是我海军舰艇编队第一次不带补给船远航,往返途中只补充舰“吃”的油料,不补充人吃的食品。两舰400多人40多天的吃喝要求起航前一次性补齐,但导弹护卫舰设计的自给能力只有10多天。后勤物资补多少、如何保存,成了又一只“拦路虎”。
“人是铁饭是钢。吃不好饭,任务也难完成。”编队临时党委专门开会对吃饭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拿出了对策。
“连云港”舰一次性采购了30万元的主副食品,将易腐烂的肉类、鱼类、蔬菜类食品分别存放在舰上仅有的3个冰库中,将不易腐烂的装筐码放在通风的过道内,延伸保鲜期。返航途中,从冰库中取出来的青菜还像刚从地里新采摘下来的一样新鲜。
编队总结时说:“这次参演能够圆满顺利,一半功劳属于准备充分。”
行动印证素质
此次联合军演我海军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语言问题。大多数参演国官方语言为英语,其他一些国家如法、意等,其舰艇军官基本上都能流利地用英语对话。相比之下,我海军绝大多数军官的英语运用能力较差,而一些翻译人员英语水平较高,但缺乏舰艇生活经历,对海军的军事指挥术语掌握不够。
演习前的协调会上,主办方巴基斯坦海军考虑到我海军舰艇编队第一次使用北约国家制定的《演习战术1000:海上机动与战术程序》等多国海军联合演习文件,担心我编队因语言障碍难以适应,主动提出派4名官兵协助我方联络指挥,被我方委婉拒绝。
海军一位首长明确指示:“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演习任务,要相信自己的素质。”
受领参演任务后,支队在第一时间内组建了英语强化班,要求该班学员务必在两个月之内将演习战术1000的有关规则熟悉透彻,做到能听懂对方的,同时能让对方听懂自己的。
两舰舰长都亲自组织相关课业,并采取小广播每日播放英语对话、通信部门相互间开展模拟通话通信操演、每周进行考核讲评等方法,强化英语通信训练。翻译人员也加班加点熟悉海军战术情况。
3月9日下午,演习总指挥舰“巴布尔”舰将指挥权交给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由编队指挥员邱延鹏大校担任海上联合搜救项目指挥官。
尽管此前,中国海军已同其他国家举行过多次双边搜救演习,但此次搜救演习有8个国家参加,舰艇数量达12艘,要指挥驾驭这样庞大的联合编队,对第一次参加海上多国联合军演、第一次用英语指挥联合编队的中国海军来说,是一场严峻考验。
令人惊喜的是,清晰的思路、扼要的表达、流利的英语让搜救演习提前一小时结束。
在“连云港”舰上全程观看我海军舰艇编队参演情况的巴基斯坦观察员法赛尔·阿巴斯临下舰时由衷地说:“中国海军官兵用两个月的时间就熟悉了演习战术1000的规则,真的很了不起,用实际行动印证了素质,令我感到钦佩!”
细节刻画形象
有这样一个故事,3月6日上午,马来西亚“杰巴特”导弹护卫舰官兵代表参观“连云港”舰时,见“连云港”舰舰容整洁,全舰找不到一处明显的斑驳锈迹。他们以为“连云港”舰是新近才下水的,当得知连云港舰已下水8年了,惊诧不已。参观完“连云港”舰后,他们立即回舰组织清洁保养。
如果说编队官兵一点一滴的擦拭保持了军舰整洁的舰容,那么编队官兵一言一行则展示了我军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良好形象。
此次“和平-07“演习既是各参演国之间的一次真诚协作交流,也是各参演国海军形象与素质的同台比拼。
“穆斯林认为左手是污秽之手,交往中切记勿用左手同他们握手或拍他们的肩膀。”舰上每晚的小广播有一个必定节目《风土人情》,专门介绍各参演国的风俗习惯,以免官兵在交往中犯忌。
港岸活动期间,巴海军组织我编队官兵分批分期观光购物。记者留心观察了一下,无一人随地吐痰、无一人随手丢垃圾、无一人大声喧哗、无一人随意插队。中国官兵文明的言行、得体的举止赢得了巴基斯坦人民的好感。他们纷纷主动向我们问候致意。
3月7日晚,巴海军组织了一次国际美食交流,在广场上给各国搭一个凉棚摊位,要求将各自的美食展现出来,供大家品尝。大红灯笼一挂、火红中国结一亮、古朴唐装一穿,立即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人们纷纷围拢过来,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还有一事值得一说,“连云港”舰业余音乐队被誉为“担负友好使命的音乐外交家”。音乐无国界,号称世界相同的语言。业余音乐队虽说只有16个人,只能忙里偷闲地练上一会儿,但只要一上场,就绝不含糊。《友谊地久天长》、《歌唱祖国》、《舰队进行曲》……欢快的旋律、流畅的节拍为中国海军增色不少。各类上舰人员纷纷与他们合影留念。
细节决定成败,也刻画形象。编队官兵将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极致,于细微处无形中赢得了青睐和敬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