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潜艇基地体能训练出新招 清晨不跑五公里
初秋时节,记者在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采访时看到:刚刚水下潜航归来的官兵们看不出疲惫,欢呼雀跃地奔向篮球场。基地政委曲卫平诙谐地告诉记者:“水兵们能有健康的体魄,‘运动处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天天都锻炼,为啥“亚健康”
几年前,某潜艇基地组织了超负荷水下长航训练。临近尾声,不少水兵出现了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不良反应,有的甚至出现气短、虚汗、心悸等症状。 返航后,组织官兵体检发现,近半数官兵体质处于“亚健康”状态。艇员队领导一听就急了:我们每天一次5公里长跑,游泳、球类、单双杠每周都练,还要怎么加强锻炼?
天天在锻炼,为啥还“亚健康”?基地党委对基层部队开展体能训练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问题还真不少:体能训练课目单一、方法老旧,已不适应现代战争对官兵体能的要求;基层官兵对体能训练的理解,仅仅局限在跑跑跳跳上,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系统规范。
水下潜航中,潜艇内高温、高湿、高噪、高污的特殊环境,对艇员体能有着极高要求,要求水兵身心系统达到整体平衡。落后的锻炼模式,无法帮助大家快速地储备和恢复体能。
锻炼讲科学,运动有“处方”
抓好体能训练,科学指导是关键。基地派人分赴解放军体育学院、国家健美队等单位,就如何科学开展体能训练取经。此后,基地依据水兵体能特点,组织训练、卫生等方面专家,为水兵开出了科学的“运动处方”,科学规范体能训练的内容、方法和强度。组织艇员进行球类、体操、长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全面提高艇员的体力、耐力和协调性。
5公里越野训练以前都安排在清晨进行。专家指出,这项训练对人体血糖和肌肉糖原消耗大,完全恢复需要24小时。训练部门及时调整训练时间,将5公里越野改在下午4时,锻炼效果好,又利于体能尽快恢复。
他们还为每名官兵建立了《个人体能训练档案》,通过体能测试系统对每名水兵的体能状况进行测试,开出一张符合每个人身体实际状况的“运动处方”。这种缺什么就锻炼什么的训练模式,通过个人完善,促进了艇员队身体素质的整体提升。
身心更和谐,催生战斗力
某潜艇基地普及科学的“运动处方”,逐步形成了“以适应战场环境为目标,以科学训练为手段,融体能智能技能锻炼为一体”的训练新模式。
基地训练部门一份调查显示:去年以来,部队非战斗减员大大减少,官兵们的体能素质明显改善,训练伤明显减少,训练成绩大大提高。有了科学的“运动处方”,再加上营养膳食等措施,官兵们高强度体能消耗后能够及时“充电”,身体不再“入不敷出”,实现了战斗力持续提升。
今年5月,一个多功能体能训练中心在该基地动工兴建,这里拥有600余套各种训练器材。基地还投资近百万元引进了国内先进的心理测试评估系统,建成“战场环境心理训练室”和“战场行为模拟训练场”,建起功能齐全的“心理行为训练中心”,实现体能训练与心理训练的协调发展,为战斗力持续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