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青岛码头,一艘神秘核潜艇引起关注,浑身6万多个零件手工完成

原标题:青岛码头,一艘神秘核潜艇引起关注,浑身6万多个零件手工完成

海军节“硬核彩蛋”!中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高调亮相,当年的战力放在现在,仍让人眼前一亮。

前言:更多时候,大家对“长征一号”的认识,是因为“东方红一号”,但其实,除了开辟中国问天路的“长征一号”火箭外,中国还有一艘开辟水下路的“长征一号”,其艇内6万多个零部件全由人工制造,如今正值中国海军节,其再次亮相青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其身上有哪些亮点吧?

(图解:停靠在青岛码头的“长征一号”核潜艇)

1、国之重器!中国首艘核潜艇

近日正值中国海军节,不少舰艇全都停靠在码头公开展出,向已抵达青岛的多国海军代表彰显实力。也正因如此,停靠在青岛码头处的一一款神秘核潜艇引起大家关注

她便是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舷号401,其出现,堪称海军节期间的一个“硬核彩蛋”。

我们知道,核潜艇是被誉为仅次原子弹的战略武器,因而建造难度相当高。1954年,全球首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从那以后,苏联、法国、英国也相继拥有核潜艇。

这种压力,瞬间压到中国头顶,何时能造出属于自己的核潜艇,成为一件大事。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其傲慢地称,“给中国一万年,也不可能造出一艘核潜艇”。这句话瞬间引起科研人员愤怒,因此,其日夜攻关,在无图纸、无资料、无专家指导的情况下,硬生生突破技术关卡,造出“长征一号”。

可见,其存在,不仅标志着中国核潜艇部队从无到有,还成为国家战略核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起不可替代的战略使命。

(图解:“长征一号”核潜艇建成,舷号401)

2、上万个零部件,独立自主完成

从技术上说,核潜艇最大难关在于核反应堆,因为在陆地上建不确定能否适应水下环境,而在艇上建,又很容易导致潜艇在水下浸泡过久影响性能,就这样,经过激烈讨论后,最终确定在院里大海得深山中惊醒。

1970年,“长征一号”建成,与其他核潜艇一样,同样具备隐蔽性等作战优势,体型也比普通常规潜艇大了一圈,排水量超过5000吨,整体呈一种圆头尖尾、平滑匀称的模样。

据悉,其在建造过程中,6万多个零件均由手工完成,且一多半全是独立自主研制的,单从这一点看,中国海军水下作战能力瞬间跃然纸上。

(图解:核潜艇玩具模型)

3、核潜艇背后,一个绕不开的玩具故事

而每每提到中国核潜艇这一话题,其背后,总有一个绕不开的玩具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讲的:

当初中国在苦恼于不知如何下手建造时,一名外交官正巧带回了一款以美国“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为基础的仿真模型。科研人员听说后,立即借来参考,从玩具身上得到不少灵感。

但其实,真实情况远比故事更加复杂。

但不管如何,中国已经有了核潜艇,且正在朝新一代核潜艇“进军”,可以想象到,未来中国海军队列中,将有更多、更先进强大的核潜艇,为保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