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伊朗导弹袭击效果如何?美国、以色列和伊朗都说自已胜了

原标题:伊朗导弹袭击效果如何?美国、以色列和伊朗都说自已胜了

伊朗14号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成为本周最热国际新闻题材。涉及的三方,伊朗、美国和以色列,都表示自己取得了成功。伊朗成功发射大量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自杀无人机,击中了以色列的两处军事基地。以色列表示,在美国支持下实施了成功的拦截,据说有99%的伊朗导弹都被拦住了。美国则表示,这两个国家的冲突到此为止,没有继续扩大,是美国外交斡旋的胜利。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场战争不可能出现各方都胜利的结局。那到底谁赢了?如果分析具体的作战过程和外部影响,可以发现这三方衡量胜利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才会出现“三赢”的奇怪局面。但是,如果用更广的视角来观察,当然是伊朗赢了,美国则是输得最惨的那个。

我们可以先分析一下以色列的得失。以色列这次动用了两类手段拦截伊朗的攻击。首先是部署在本土的反导武器系统,以及部署在东地中海的美国反导战舰,主要用来拦截弹道导弹。第二是F-35战斗机,主要用来拦截巡航导弹和自杀无人机,这项任务还得到了约旦空军的协助,伊朗对此极为不满。拦截作战过程表明,无论是以色列的“大卫投石索”、“箭3”,还是美国的标准2和标准3导弹,都可以拦截弹道导弹。而且拦截成功率很高,有效降低了伊朗导弹的打击效果。至于见证者136之类的自杀无人机,被F-35和铁穹导弹大量拦截,基本没有取得战果。证明了美、以反导体系在技术上是成功的。目前有报道认为,伊朗动用了高超音速导弹来打击以色列空军基地,美以反导系统并未做出反应。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充分的信息来做判断。但战争是要考虑成本的。如果攻击一方只投入了很少资源,而防御的一方消耗了庞大的资源才守住,那也可以认为是攻击方获胜了。伊朗的这次袭击,就把这个成本问题充分摆在了人们面前。

伊朗是一个石油输出国,虽然多年被美国制裁,但财政资源还是有的,至少比以色列要丰厚。特别是两伊战争结束30多年来,伊朗没有再遇到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国民经济得到了休养生息。从战争中恢复之后,伊朗能够拿出大笔资金来推动军事工业的发展,批量化生产和储备武器弹药。这次投入攻击的几百枚弹药,对伊朗来说是九牛之一毛。以色列就比较麻烦了。铁穹、大卫投石索、箭3导弹,一个比一个贵。有报道说,4月14日一夜之间,以色列就打掉了13.3亿美元,其中有导弹武器的消耗,也有F-35战斗机的出动费用。对一个不到千万人口的小国来说,几个小时就烧掉这么多钱,对以色列财政的冲击不可谓不严重。有人评论说,以色列的F-35机队采购总费用不过30亿美元。拦截行动的消耗,相当于一半的F-35被击毁了。假如伊朗再这样打上几次,以色列的财政就要吐血了。

心里更不安的恐怕是美国。这次美国首次动用标准3导弹,据说取得了三次拦截成功。虽然总的导弹消耗量并没有公布,但标准3导弹的采购价达到1100万美元。就算只发射了三枚、三发三中,那也是3000多万美元就消耗掉了。再考虑到海军舰队的部署成本,美国也相当于被击落了一架先进战斗机。这还是当配角的代价。如果伊朗再次发起袭击、以色列弹尽粮绝,需要美国唱主角的时候,消耗的费用就更可观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情况,和美以军队建设走入歧路直接相关。美国自从在海湾战争中实现了首次弹道导弹防御后,就把“不挨打”放在了首位。但是,现代防空反导作战是非常昂贵的,如果把拦截弹本身看做是攻击目标、把消耗以色列军费资源当做战争目的,那么大可认为是伊朗大获全胜。在拥有大规模导弹攻击能力的对手面前,最好的办法是打对攻,消灭对方的导弹生产能力、现有储备和发射能力。但这样的做法就会导致战争扩大化,给美国带来政治上的全面失败。而且,伊朗导弹设施早就实现了洞库化地下化,美以还未必有能力打赢对攻战。

所以,伊朗这一战不但打击了以色列,更试出了美国的成色。面临美国威胁的一方,完全可以考虑,把导弹性能降下来,把价格也降下来、数量提上去,短时间内把美国打到弹尽粮绝。然后再动用高性能导弹实施精准突击。枪膛里没有子弹的美国就是没有牙齿的老虎,是搞不成霸权主义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