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美国量子导航突破!导弹不用再依赖GPS?称中国在第三层次

原标题:美国量子导航突破!导弹不用再依赖GPS?称中国在第三层次

美国的武器一直都是靠美国的卫星系统制导,现在美国媒体有消息表示,美国军方在研发一种量子导航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未来美国的导弹制导不再使用GPS?

量子制导的计算速度和精准程度是卫星制导无法比拟的,或许美国将会着力建造不对称战力优势,这也是美国一直都在追求的,对其他国家的碾压式优势,西方媒体声称,一旦美国的量子导航技术突破,中国的卫星导航技术,只能处于第三层次的水平。

美国是率先在全球开发和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拥有先进的技术优势,也有长期的积累经验,升级的基础也很雄厚。我国经过后来追赶的努力,用了十多年时间,打造出北斗卫星系统,成为世界上四大卫星系统之一,拥有强大的卫星导航实力。

看到中国卫星技术迅猛发展,美国一直都没能进行大动作的破坏,这是因为这个具有卫星反导技术,能够分分钟让敌人的卫星致盲瘫痪,失去导航的能力。

这让美国也觉得非常忌惮,破坏的行径一旦实施,面对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卫星系统也要付出惨重代价,因此多年来北斗卫星和其他系统都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也能相安无事地发展和运行。

但是作为美国来说,始终都有一种全球科技都要掌控主动的夜袭,不甘心和中国俄罗斯这样被美国看作对手的国家,在卫星技术领域长期并驾齐驱,这是美国接受不了的现状。因此美国就大力研发新型的导航技术,于是在量子导航领域,投入巨大的研发成本,想要在导航方面一骑绝尘。

美国要减少对GPS系统的依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长达二年多的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已经从最初的被动吃亏,到反应过来之后,使用更有效的反击方式,对GPS系统都进行了更有利的干扰,让原本通过这套系统对俄罗斯精准打击的西方,都逐渐失去了控制和打击优势,这也让美国越发意识到,GPS为多种武器制导,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有弱势。

一旦被对手国家发现这个弊端拿捏技术软肋,恐怕美国未来在战场上也要吃亏,一旦GPS出现偏差,那么美国的所有导航信息出现错误和误差,势必会影响战局,严重的话会产生惨重的损失。

从俄乌实战中,已经发现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都在对着GPS的信号使用各种手段进行干扰,此起彼伏对信号进行压制和影响,这样不仅让欧洲的几千架飞机执飞时出现安全隐患,还让很多区域的不安全因素也激增。换位美国遇到这个情况,看到GPS的信号如此容易受到干扰,不稳定和误报的情况比比皆是,同样也是会有安全挑战,因此这个问题的严峻情况,迫在眉睫要找出技术升级和改进的方案。

正因为这些实际的情况出现,美国也更加坚定要减少对这个GPS系统的依赖,迫不及待要建造量子导航的新系统和技术支持,这也是美国为了所谓的未来战争的安全考虑。试想,美国的拦截导弹,一旦因为GPS的误导出现偏离,无效的拦截不仅浪费弹药,重要的是失去了作战的先机,被动地承接对手的反制和轰炸,美国几乎能想到将会面临的可怕程度。

美国军工科研机构,开发出一种3D冷却原子束干涉仪,这是一种新型的量子导航工具,能连续不断地提供3D冷却原子束,不仅能维持信号的专用频率的稳定,还能保持高精度的导航清晰和准确。

西方有媒体表示,美国或许已经取得了这个新型研发科技的核心技术,构建出基本的框架,为量子导航能引领世界的导航尖端技术,做出不对称的技术构架。

GPS和量子导航相比,使用的方式是以加速计和陀螺仪为主要测量方式的技术,通过电脑的快速计算,参考运动物体的轨迹变化,不断计算物体运动时的速度、位置和所采用的行进方式,来算出导航的结果。美国多年来,一直都是使用这样的技术,进行航天和军事导航。但是惯性制导有着误差值,要维持精确制导,需要复杂的仪器和高昂的成本。

美军开发出连续3D冷却原子束干涉仪,这种技术进行的导航,是惯性测量设备,能欧使用激光技术,让冷却后的原子热运动微弱,测量数值和灵敏度更为精准,连续三维冷却原子束比传统的脉冲原子流更加稳定和敏锐,长时间的测量和监测,细微的方位和速度变化,都能保持高精度采集,这极大提升了导航的抗干扰和保持精准度。

国际都在观望美国的量子导航,西方媒体说中国的导航技术会在美国量子导航技术面前排到第三层的技术,国际社会也对这个观点持有保留和观望的态度,科技就是凭借实力来排序,到时只有通过导航的参数比拼才能见分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