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3月8日的K-129号潜艇。 |
美国《星条旗报》近日披露,美国费城的志愿者们正试图将一艘188米长、5.1万吨重的退役打捞船“格洛马尔探险家”号引进到特拉华河畔的费城码头,成为当地的“新地标”——海事博物馆。他们并不是冲着这艘大船有着令人震撼的吨位,而是它蕴涵的传奇历史经历。该船诞生的目的就是要从事冷战中最惊心动魄的使命——冒着与苏联爆发战争的风险,打捞沉入海底1.7万英尺的苏联潜艇。
1968年2月28日,苏联太平洋舰队K-129潜艇从堪察加基地出发开始战斗巡逻任务,但随后与基地失去联系。后来美军认定,该潜艇与美国核潜艇发生碰撞事故,K-129沉到1.7万英尺深的海底。美国利用无人潜艇确认了这艘苏联失事潜艇的位置,并得出可以打捞的结论。随后启动代号“亚速尔人”的打捞行动,目的是获取苏联海军绝密级的无线电联系密码,进而掌握苏联海军所有潜艇部署和指挥体系,了解苏联核导弹、核鱼雷性能。
经过一番斟酌,美国政府决定从美国海军经费里拨出专款,由中央情报局寻找两家公司以海洋探矿为名,建造一艘装有巨型多爪铁钩捕捞器的工作船。1970年年底,中情局与两家美国公司秘密签订造船与打捞协议,并制定详细计划,打捞船被命名为“格洛马尔探险家”号。
1971年9月,“格洛马尔探险家”号在一片神秘气氛中开工了。1972年底,这艘耗资2.5亿美元的大船举行隆重的下水典礼,它装备的钻井塔架重达755吨,能保证钻管在大风大浪里不偏不倚地垂直向下连接;4个树干一样粗的液压圆筒能产生93万公斤的推力;巨型打捞器的能力相当于当时最先进打捞船抓起重量的8倍。船上还有一个名叫“游泳池”的巨大船舱,足以用来存放捞出来的苏联潜艇残骸。如此庞大的打捞船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外界的各种猜测。在中情局授意下,造船公司故意放出一些假消息,以掩盖真正的目的。紧接着,该公司又以“开发海底资源”为名招收船员。据亲历者乔·罗德里格斯回忆,当时的招聘条件异常苛刻,犹太人、黑人、亚洲人,以及与这些人结过婚的应聘者都被刷下来,以至于不少落选者抗议公司存在“种族歧视”,其实这主要是中情局担心这类“危险人群”中存在“东方间谍”。
1974年盛夏,“格洛马尔探险家”号开到苏联失事潜艇上方的海域开始作业。经过两天的时间,多爪铁钩准确到达苏联潜艇的上方。由于技术员判断深度有误,多爪铁钩在下降过程中与海底岩石发生重重的碰撞,8根“螯钳”中有3根出现细微的裂痕,可人们并未察觉。在潜艇上升的过程中,有裂痕的几根“螯钳”突然断裂,潜艇从艇艏12米处折为两截,后半截失去控制,向大洋深处沉去。好在剩下的艇体顺利出水,并被安全地放进“游泳池”中。在打捞潜艇的过程中,苏联军舰和直升机几次出现在“格洛马尔探险家”号身旁和上空,可苏联人始终未发现异常。
让美国人失望的是,打捞起的潜艇残骸中,除了两枚核装药鱼雷外,没有得到密码本和加密通信设备。原来,K-129号潜艇的密码室在大修时被移到后半部分,这打碎了中情局企图得到苏联潜艇密码的美梦。不甘心的中情局准备再次打捞K-129号潜艇的剩余残骸,但1975年7月的一个夜晚,一次意外的失窃事件揭开了中情局打捞苏联潜艇的绝密行动内幕。迫于苏联的压力,中情局叫停了后续打捞计划,“格洛马尔探险家”号也被打入冷宫。
尽管这艘船有巨大的海洋钻探和物品起吊能力,但高昂的运营成本令各家公司望而却步。直到1978年9月,加州一家海洋矿产公司财团才宣布租用“格洛马尔探险家”号,从事深海石油勘探业务。经过多年运营后,1997年几经转手的“格洛马尔探险家”号被送进造船厂改装,更换动力系统和施工设备,又摇身一变为正宗的深海钻井船,能在7500英尺水下打井,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能在1.15万英尺的水下工作。不过由于该船日常维护费用惊人,结果导致用户越来越少,成本终究让经营者难以为继。2010年,美国钻井运营商Transocean公司以1500万美元买断该船,但在协助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从事南海石油勘探后,便于2014年起闲置在文莱,成为无人问津的“海上迷宫”。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