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配图:战鹰整装待飞。特约记者 刘应华 摄 |
新闻背景
当安坐在从高原凌空而起的飞机上,弹指间横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天堑雄关时;当置身我军首个双跑道机场旁,看那“鹰起鹄落”穿梭往返的大国鹰阵时;当歼—15在航母舰载机试验训练平台上,昂首滑跃14°时……人们一时很难把这些场景与坐落在成都平原上的一支工程兵部队联系在一起。
数据显示:从战争年代走来的空军第九工程总队,先后修建、改扩建机场110座,其中包括我国所有的海拔2438米以上的高原机场和90%以上海拔超过1500米的高原机场,为西部地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面对那些云端之上的机场,人们不禁要问:这一条条助力中国梦、强军梦起航的飞天大道是如何筑就的?
雪山铭记——
飞架关山的“空中金桥”是谁铺设
“在广袤的西部,两三公里公路解决不了问题,两三公里机场跑道却可以把一个地区和世界连在一起。”建跑道、修机场,成为许多地方尤其偏远的西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有人会说,挖石方、填路基,地方工程队也能干。诚然,国内很多机场是地方建筑单位修建的。
“疾风知劲草,板荡见忠贞。”在地方同行说“干不了”“不愿干”的时候,这个总队却说“能干”“愿干”!
2006年,有着“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西藏阿里准备修建航空港。面对氧气不足平原一半的生命禁区,许多地方施工单位不愿参加工程招标会,第九工程总队官兵挺身而出。
山,离天三尺三;车,行进在云端。领命出征的官兵刚一抵达就遭遇“下马威”:工程师周吕和战友外出提水,水还没提进屋,自己就因高原反应晕倒在地。二级军士长曹林不小心感冒,很快就转为肺水肿。
“战场上能说敌人太强大,我们打不了吗?‘高原铁军’铁在哪?铁在天大的困难,也要把它嚼碎了、吞下去,哪怕嚼出满嘴的血、咬碎满口的牙,也要按时完成任务!”伴着总队长曹定国铿锵有力的话语,荒凉的高原上,出现一座机械轰鸣的不夜城。
隆冬,低于-20℃的严寒中,深达2米的冻土层坚硬如铁,挖掘机的铁斗砸下去,只划出一条白印。用汽油烧、用炸药炸,曹定国拖着病残的双腿、一瘸一拐地带领官兵如蚂蚁啃骨头一样,“啃”开了千年未化的冻土层……
风雪高原,危险总是不期而至。27岁的试验员时小如,2007年11月16日驾车随部队转场,行至马莜拉山口急弯处,突然而来的龙卷风将他连人带车卷进了山坳,壮烈牺牲。
擦干眼泪,顶着强度高于内地6倍的紫外线,官兵们续写奇迹。2009年7月,机场正式通航。
“任凭关山重重,有我钢人铁马……”新的任务又来了,上阿里之前体检100%健康、机场建成时95%患上不同程度高原疾病的官兵,又唱着豪迈的队歌踏上新的征程。
“抢建玉树机场是死任务,就是死也要头朝着玉树的方向!”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九总队接到3天时间进场、2个月内完成为玉树机场新增一条联络道和4个停机坪及加宽道肩的建设任务后,官兵们慨然向军旗宣誓。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在上海、成都、昆明、西宁吹响,该总队从这4个工地抽调148名技术人员、50台(套)机械设备,通过空运和铁路转场,48小时内组建起项目指挥部,所有人员、装备按时进场。流着鼻血、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处于高原反应中的官兵仅用55天就完成了道面、站坪等应急工程,合格率100%。
今天,记者在互联网搜索引擎输入“世界海拔最高的机场”几个字,结果显示排在前4名全是中国的,排在前10名的中国有6个,前15名的中国有8个。在这些机场的跑道上,九总队官兵抛洒的汗水至今依稀闪光……
大地见证——
矗立山河的“守天”阵地怎样打造
在该总队战史馆,一块注有多个蓝色标记的中国地图引人注目——
一个标记,意味着该总队完成的一项重大国防工程。从寒风刺骨的黑土地到干旱高温的大西北,从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到云雾缭绕的东南沿海……这张工程征战图记录着官兵们一次次跋涉与超越。
“这是国防工程,我们九总队来干。”2010年夏,天山脚下,某工程投标会上,众多施工单位在得知工程控制价仅为成本价时纷纷退却。总工程师李建举代表总队决定承建该工程。
“不好,沙尘暴来了!”6月的一天,正在施工的官兵抬头看见远处一股黄流遮天蔽日,万里晴空霎时乌蒙蒙一片,能见度不到两米。为抢盖刚打好的作业面,士官杨海波被狂风卷起的碎石击中头部,顿时血流如注。
开弓没有回头箭。开工就是开弓!该总队官兵拼尽全力如期完工。
“多修一条跑道就多一分优势,多建一个阵地就多一分胜算。”那年年初,该总队了解到某地战备工程建设任务繁重。曹定国和总队其他领导商议后毅然决定:一边退回几个地方工程的邀请函,一边向上级递交请战书,迅速抽调人员、装备组建任务部队。
台风、缺水、没电,担负的战备工程都是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的“三边”工程,首次跨区至沿海地带执行任务的九总队官兵,遇到了一块块“硬骨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与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克服了没有现成经验、没有相应施工设备等困难,高标准完成一批全军重点建设战场项目。
征战图上,一幅幅场景震撼人心:参建航母舰载机试验训练平台时,士官邓甲元7个月就将作战靴5厘米厚的鞋跟磨得与脚前掌一样平;在海拔3500多米的滇西某地修建某战备工程的节骨眼上,许多民工吃不消高负荷的连轴转,给多少钱也不干了,官兵们无一退却,拼着命提前10天完成主体工程……
常年在恶劣环境下长期高强度作业,总队有3名官兵壮烈牺牲,9人落下终身残疾。他们先后完成重大国防工程百余个,多次获国家样板工程奖、鲁班奖、詹天佑奖和军队优质工程奖,并被评为全军“十五”“十一五”战备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战鹰知晓——
腾空而起的“飞天大道”如何筑就
想当年,靠钢钎铁锤劈山削谷,用板车箩筐平沟填壑,该总队官兵屡建奇功。如今,在研究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和总队可持续发展的党委会上,曹定国说:“光靠‘汗珠子’不可能永远打胜仗,要铸造‘战时抗打、平时耐用’的优质国防工程,必须加速科技闯关。”
在一无科研任务、二无科研经费的情况下,他们自主立项,自筹经费,围绕军用机场综合防护等重难点课题开展攻关,取得了“野战机场建设研究”等一批实在管用的成果,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完成了100余项技术改造,填补了我国真空吸水新工艺在高原应用、在大面积膨胀土上建机场、高原地区高填方场道施工等多项空白。
2004年夏,该总队承担某军用机场改扩建工程,迎接国产新型战机成建制列装。然而,红土高原昼夜温差大,混凝土凝固过快,致使道面处理工艺无法完全实现,容易导致战鹰起降出现偏差。为此,高级工程师王淦臣带领官兵调整作业时间,创新施工工艺……一个个细节攻克完善,硬是将机场修成了全军优质工程一等奖。
在建设我军首个双跑道机场时,为防止跑道接缝处掉边掉角对战机造成损伤,他们创造了圆弧型边角切缝技术,大大降低了部队场道维护难度,提高了训练效益。
2011年5月,西北大漠,空军体系对抗演练如火如荼。在道路快速抢修科目中,该总队以惊人速度拔得头筹。这一成绩,来自他们获国家发明专利的“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研制及在机场抢建抢修中的应用”实战化课题。目前该混凝土已被有关部门列为战贮物资。
一路征程一路歌。从人拉肩扛到机械化作业,从人海战术承建单一项目到分兵出击同时承建多个工程,科技创新推动九总队不断振翅高飞……
声音:
双跑道托举机群腾飞
成空航空兵某团副团长 徐墩利
现代空战中,在飞机总数一定的情况下,飞机快速起降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投入战场的兵力就越多,就越有利于夺取战场主动权。
我们当前所用的机场,是空军第九工程总队承建的全军首个双跑道机场,它超长的跑道、优质的道面以及完善的盲降系统,能够满足国内所有机型双向起降。机场的建成,大大提高了国家、军队在应对多种考验时的快速反应能力。
2012年底,空军组织了一场综合保障演练。在起降最密集的时段内,双跑道跨昼夜保障飞行数百架次,创造了单位时间、单个机场流量纪录,其中两架战机最短起降间隔仅几十秒。如此高强度、高密度的起降训练场景,在我38年的飞行生涯中从未见过。
去年四川芦山地震抢险救灾中,这个机场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现,滚动保障专机、重要任务和空运空投等救灾飞行,为第一时间开辟空中生命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依托双跑道机场,我们加强大机群、高强度起降训练,把多机种多批次飞机保障、大批量人员进驻、高强度持续保障放在重要地位。去年秋天,我们与兄弟单位组织了一场陆空联演,红蓝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攻防对决。相持阶段,红方发挥双跑道优势,歼击轰炸机、直升机等多机型同时起飞,成倍于对方投入战场,瞬间改变了战场态势。总结时,大家都说,双跑道给我们战胜对手增添了胜算。
声音:
稻城人民不会忘记
稻城亚丁机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 谭 亨
2013年,稻城人民几千年来的梦想得以实现:天桥飞架高原,弹指间便可跨越天堑。
在各级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空军第九工程总队官兵两年多的艰苦拼搏,世界海拔最高的机场——稻城亚丁机场于2013年9月16日正式通航。仅3个半月,保障航班272架次,进出港2万5千余人次,彻底改变了当地物资运输只能人拉车运的历史,使养在深闺的稻城亚丁从此与世界缩短了距离。
何时可见真英雄,高原风雪弥漫处。稻城人民不会忘记,九总队承建机场后,克服地质复杂、高寒缺氧、气候恶劣、施工期短、运输不便等诸多困难,运用长年转战高原的丰富经验,攻下一个又一个机场建设难关,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最终,这支不畏艰险、敢创奇迹、精益求精的队伍,在海拔4411米的高原上拓出“天路”,兑现了他们“把世界海拔最高机场建成最好机场”的承诺。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民军队坚定理想、攻无不克的忠诚信念,看到了人民军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优良品质,看到了子弟兵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光辉形象。
稻城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高原铁军”!
观点:
不同的战场 同样的担当 郑学祥
烽火连天,战马嘶鸣,旌旗猎猎……这是人们脑海中惯常出现的雄浑战争场景;战鹰轰鸣,雷达旋转,导弹刺天……这是人们经常看到的空军官兵战斗画面。
空军第九工程总队却是这样一支部队:他们的战场,是世界屋脊、红土高原上的一个个工地;他们的武器,是装载机、搅拌机等工程设备;他们的任务,是为战鹰铺就起飞跑道、为导弹架设发射阵地。对他们来说,“工地就是战场,施工就是打仗”。
转战氧气都吸不饱的生命禁区,虽没有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但那一条条用热血熔铸的“空中金桥”、一个个抗打耐用的国防重点工程,无不述说着同一个事实:这是一群当之无愧的英雄铁汉!
“军旅之事,以气为主。”这支从巴山蜀水走来的工程兵部队,凭着什么跨越千山万水一次次创造奇迹?是因为他们胸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之志,始终以战场建设为最高使命;是因为他们锤炼“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战斗意志,时刻以敢打硬仗为最高追求;是因为他们坚定“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信念,永远以能打胜仗为最高标准。
在这种士气高昂的“气场”中,九总队官兵一次又一次做到了“受命之时则忘其家,临阵之时则忘其亲,击鼓之时则忘其身。”
“完不成任务,死也要死在跑道上!”总队长曹定国率队征战高原多年,心肺受损,关节变形,至今只能拖着一条腿走路。他率队修复邦达机场时立下这个悲壮的“军令状”,生动地昭示出这支部队的血性胆气。
在这支部队的行列中,这样的英雄不胜枚举。总工程师李建举,带队在大西北一干就是12年,为新疆地区留下一条条优质机场跑道,可在父母双亲辞世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来得及赶回老人身边。一大队副大队长曾永坤,胆囊切除手术后仅7天就挺进生命禁区,带领官兵打响了征服世界之最的攻坚战。二级军士长谭元江参加施工会战时,大腿粉碎性骨折后落下终生残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却革新施工方法数十项。还有不少官兵因不能陪伴恋人花前月下,失去了美丽的爱情……
忠诚铸就无字丰碑,拼搏锻造铁血军魂。走近这支英雄的部队,耳畔不时传来那激昂的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纵横驰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