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 上周末,又有外媒炒作中国航母,有媒体称疑似中国海军位于海南的第二航母基地图在网上现身。图中能清晰看到大型栈桥、防波堤、以及港口内停放的疑似核潜艇。这张照片的出现,引发了外界对中国航母新母港建设的各种猜测。这种猜测真实与否无从考证,但仅从航母母港建设的技术角度,可以看看辽宁舰母港的一些特点。
根据中央电视台的介绍,现在青岛某军港是我国建成的首座航母母港。据央视电视新闻描述:该航母军港连山通海,军港码头与海岸线呈90度角,直插入海,身形庞大的辽宁舰停靠在一侧,16根碗口粗的缆绳将它牢牢在码头上。据介绍,航母码头建设历时5年,攻克了超大预置沉箱、海上运输、水下安装等40多个世界性技术难题。由于航母和别的舰艇不一样,上部宽度大,两边升起来比较多,所以在码头下面专门设置了两个浮箱,箱靠在码头上,然后航母实际是靠在水下的浮箱上,以确保航母靠泊的安全。
从央视电视画面上,还可以看到码头上各种外形独特、为航母保障专门设计的车辆。例如可以将上千公斤的货物托举到十几米高的航母甲板上的叉车;为航母进行干货补给的履带卷扬输送车,装有可折叠伸展机械臂把油料精准输送到航母舰艇内的输油车。
海军军港建设某工程部队副部队长、高级工程师张宏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访谈时介绍说,航母军港通常应具备4大功能。首先要拥有驻泊一支甚至多支航母编队的空间。航母军港码头大多建成能插入水域深处的突堤式码头,从而尽可能多地布置各类军用舰船。
其次,要具备健全的后勤保障体系。航母军港能够对多舰种、艇种、机种和庞大数量的舰员提供保障及服务。
第三,要具备良好的日常维修能力。航母每年有1/3的时间处于维护状态,因此航母军港必须拥有成套的修理设施,能够完成舰载机以及母舰的舰员级维修和小修。
第四,要具备便捷的生活设施。航母编队在母港休整时,官兵需要便捷的生活保障设施,官兵的生活消费支出会带动当地的消费水平,形成独特的航母经济。
根据英国“sinodefence”网站介绍,小口子海军基地,更正式的名称为海军古镇口湾基地。该基地建成于1988年2月,位于山东青岛胶南市,距离青岛大港54公里。该基地总占地面积10.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9平方公里。该基地建有三段防波堤和四座突堤码头,能提供20-30个左右的泊位。该网站认为古镇口湾基地主要用于停泊北海舰队驱一支队的水面舰艇。
该网站认为,古镇口湾基地在建成当时,就已经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军港,前后耗时长达11年,可以同时驻泊数十艘导弹驱逐舰,并可以快速获得油、水、电、暖、弹等补给。而修建该基地也是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的一项国家重点工程。主要原因是靠近青岛市区、胶州湾东面的原有的“内港区”(包含大港、小港、牛港、黄岛港),随着民用色彩不断加重,越来越多的民用船舶出现在军港附近,已经不适合军用舰艇的停泊。因此在附近建立新的水面舰艇军港以势在必行。
而这次作为航母母港的扩建,工程量更为巨大。从谷歌卫星上可以发现,相对于1988年完成的基地建设,新建成的航母母港建设呈现几大特点。
首先是爆破工程量巨大。从谷歌地球软件的历史图片也可以看出,2010年6月前,古镇口湾基地东侧的湘子门地区还是一片低矮山丘和礁石,到了2012年1月右侧山体已经荡然无存,到了2012年10月,湘子门三面向海的山体,已经全被夷为平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