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文配图:朝鲜人民悼念志愿军志愿军烈士。 |
1958年2月7日,朝鲜政府作出《关于永远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业绩和欢送他们从共和国北半部撤出的决定》。决定提出向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致由朝鲜人民签名的感谢信;于1958年10月10日以前在平壤市建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友谊塔”;彻底整修各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墓,并采取永久保存、管理办法;将在战争中同中国人民志愿军结成深厚情意的黄海北道沙里垸市的中央大街命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街”;向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官兵授予“祖国解放纪念章”;制作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建树的高尚业绩为内容的电影故事片和纪录片;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八周年的1958年10月定为“朝中友好月”,举行各种盛大活动,高度赞扬志愿军的丰功伟绩;为保证做好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工作,朝鲜内阁成立“中央欢送委员会”,各道、市、郡均成立欢送委员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提供一切方便。
根据以上决定,朝鲜政府向志愿军官兵授予“祖国解放纪念章”,向志愿军全体人员和中国援朝工人授予“朝中友谊纪念章”。志愿军撤军期间,朝鲜中央和地方机关向志愿军赠送锦旗586面,朝鲜人民群众写给志愿军的感谢信28.6万封,充分表达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官兵的感激之情。
战后,朝鲜政府于平壤市所建的祖国解放胜利纪念馆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馆”占据重要位置。它通过大量的照片、文件、实物和沙盘全面反映了志愿军赴朝八年的光辉历程。
1959年10月25日,朝中友谊塔在平壤市建成,并于1984年进行了改建和扩建。改建后的朝中友谊塔占地12万平方米,塔高30米,塔身用1025块花岗石和大理石砌成,象征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日子10月25日。塔内圆形大厅中央的一座大理石上,安放着10本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册。这10本由志愿军政治部送存的烈士名册记载着战斗英雄和团以上军官的名字,不足志愿军烈士总人数的百分之一。这10本烈士名册是孤本,朝鲜人民称为“朝鲜人民的国宝”。
战后,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土上修建了200多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位于志愿军总部所在地桧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清川江南岸安州郡文峰上的1178烈士合葬墓;位于“三八线”开城北郊松岳山上的1.2万座烈士墓等等。每年10月25日,总有成千上万的朝鲜老人、青少年和人民军官兵来到这些地方,满怀深情地把亲手编扎的花圈和花束献给志愿军烈士。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