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国防部昨天举行了一月一次的例行记者会,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和钓鱼岛成为聚焦热点。
虽然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否认了中国第二艘航母今年年底下水的消息,但同时表露,航母发展,"辽宁舰"只是第一步,中国航母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针对中国航母发展对于周边地区局势影响,杨宇军阐述了中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并表示发展武器装备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尽管这个回复是我国一贯的态度,但"发展"的背后总会带来一些深远的影响。昨天,杨宇军也首次证实,中国军舰到钓鱼岛海域巡逻,并将坚持常态化的战备执勤。
关键词·航母 航母发展“辽宁舰”是第一步
首艘航母"辽宁舰"顺利交接入列,从中央到地方都给予高度认可,这种现象背后是一个"强国梦"在支撑。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明确表示,没航母,不能成真正的强国,但是否中国拥有一艘航母就能被称为强国?
对此,杨宇军表示,"这只是我国发展航空母舰迈出的第一步,航母发展建设任重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对于未来航母发展规划,杨宇军的回复给出了很多想象的空间。
对于近日外媒报道正在上海建造中国第二艘航母,预计年底会下水,杨宇军的回答没有让世界震惊。他说,这个报道不准确。未来"我们将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通盘考虑航母发展建设问题"。
此外,"辽宁舰"舷号16,可谓横空出世。海军舰艇舷号是根据海军舰艇舷号排序规律确定的。目前,海军舰艇舷号大多是三位阿拉伯数字。
航母作为官方定义的训练舰,用两位数也有前鉴,隶属于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训练舰"郑和舰"(81舰)、"世昌舰"(82舰),还有最近亮相的航母保障舰"88舰"都采用两位数字的舷号。
但对于舷号"16",有评论认为,未来11—15是留给中国国产航母做舷号的,对此,杨宇军明确否认,"11至15留给谁,这个说法不准确,从17到99之间许多数字也是空白的。"
中国拥有造国产航母的基础
显然,中国拥有国产航母的基础已经有了。一方面体现在建造航母的设备、技术上,另一方面则在航母自身发展建设方面。
航母上最主要的武器还是舰载机,舰载机水平是航空母舰武器装备水平的主要标志。而对于主力战斗机的机型,官方一直未曾公布。
昨天,杨宇军明确表示,"航母舰载机是在我国国产飞机基础上自主研制的,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
此前,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曹卫东表示,这款舰载机具有对海、对空、对陆作战的能力,其机翼可以折叠放入机库,具有在舰上短距起飞,拦阻着舰的功能,并且具有在空中受油的功能,能够搭载多型导弹。
目前,多数军事专家都倾向于歼—15。
除了舰载机之外,航母还需要大量的特殊技术,这些技术包括拦阻索及大型升降机等等。
杨宇军确认,"海军‘辽宁舰’主要系统装备,均为自主建造和改装的。而这将为国产航母的建造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就航母本身发展而言,也已经逐步走上正轨。
杨宇军介绍,航母交付海军后,将继续开展科研试验和军事训练。"我们将根据航母发展建设情况和实际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探索航母编队构成问题。"航母编队一般由航母本身和水面护航舰艇、潜艇、舰载机等主要兵力构成。
关键词·钓鱼岛 中国军舰钓鱼岛海域巡逻常态化
今天的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称,中日在钓鱼岛海域的针锋相对已悄然升级。
这种观点来自于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的一个消息确认。上周有日本媒体报道说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有两艘中国海军护卫舰出现。对此杨宇军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海军舰艇在我管辖海域内进行例行战备巡逻和训练,是完全正当的、合法的。"
日本在本月初将钓鱼岛"国有化"的举动,使中日关系降到两国恢复邦交40年来的冰点。此前,官方消息显露的是海监、渔政等公务船只在钓鱼岛海域巡逻,而现在中国军舰也已加入这项任务。
杨宇军称,中国军队肩负着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职责,"将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视事态发展采取相应措施,忠实地履行职责。"
记者询问在钓鱼岛事件中,中国军方采取了哪些行动,杨宇军回复称,"中国军队坚持常态化的战备执勤,积极应对海空突发情况,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中国军队结合日常战备,与海监、渔政等部门密切配合,为国家海上执法、渔业生产和油气开发等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而关于航母入列是否可以在钓鱼岛问题上起到威慑的作用,杨宇军说:"第一艘航空母舰的交接入列,是根据航母的建设进展情况确定的。"
对于中国拥有航母与周边地区矛盾的解决之间的关系,杨宇军则重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发展武器装备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本版文/记者郭媛丹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