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其他一些国家的军队,以色列国防军(Israel Defense Force, IDF)并不需要将装备空运到全球各地,因为它参与的战争只会爆发在家门口。所以,以色列国防军一直可以发展由过时的坦克改装而成的超重型战斗车辆,这些战斗车辆为步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装甲防护能力。
徒步的步兵无法跟上坦克前进,容易被炮弹碎片和机枪击中。一种解决办法是搭乘装甲运兵车(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 APC)——车顶安装机枪的“战场的士”。第一种装甲运兵车是“半履带”式,基本上后轴换成履带的卡车。它们的装甲很薄,顶部缺少防护,导致美国大兵戏称它们为“紫心盒子”(注:美国紫心勋章专门授予作战中受伤或者伤亡的军人)。
以色列曾获得3500多辆半履带式装甲运兵,并在1956年和1967年的战争中使用它们,之后大多数国家军队的装甲运兵车升级到如M113型那样的全封闭式车辆。M113型装甲运兵车由焊接铝制成,通过其履带推动可以在水中“游动”。铝质装甲可以抵御子弹和弹片,但很容易被火箭助推榴弹(rocket-propelled grenade RPG)和反坦克导弹(anti-tank guided missiles, ATGM)击穿。美国将6000多辆M113型装甲运兵车送往以色列。它们被戏称为“塞尔达”(Zelda),希伯来语俚语意指美国的犹太女孩。在1973年的战争中,这些装甲运兵车损失惨重。
T-55型坦克改装成的“阿奇扎里特”装甲运兵车
在1967年和1973年的战争中,以色列缴获了数百辆前苏联生产的T-55型坦克,其中许多是阿拉伯人坦克乘员遗弃的完好坦克。经过改装,安装新的机枪、发动机和火控设备后,它们装备了以色列的后备役旅。但这些坦克有严重的设计缺陷,特别是炮塔非常狭小(俄罗斯的坦克乘员从最矮的5%征兵对象中选出)。大多数国家的军队已经将这种坦克当作废铁丢弃,但节俭的以色列国防军却发现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从1987年开始,以色列拆除了大约276辆T-55型坦克的炮塔,安装了可以乘坐10名军人的车厢,将其改装成装甲运兵车。紧凑型动力单元替换了笨重的俄罗斯产柴油发动机,省出了后部车门过道空间。外部由反应装甲覆盖,可以抵御火箭弹和早期的反坦克导弹打击。这种装甲运兵车名叫“阿奇扎里特”(Achzarit),希伯来语意指女杀手,重48.5吨,车顶安装4挺7.62毫米机枪。
“百夫长”坦克改装成的系列装甲车辆
经过类似的改装,以色列国防军数百辆过时的“百夫长”(Centurion)坦克重获新生。在重新安装机枪、发动机和装甲面板后,新的坦克得到“什奥特”(Sh’ot)的绰号,表示“鞭子”的意思。在1973年“赎罪日”战争期间,“什奥特”坦克在以色列装甲兵历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当时以色列第7装甲旅的不到100辆坦克,在戈兰高地的眼泪谷击退了叙利亚的攻击,摧毁了叙利亚的近500辆坦克和装甲车。
20世纪80年代,“百夫长”坦克被以色列新设计的“梅卡瓦”(Merkava)坦克所取代后,也被改装成装甲运兵车。通过摘除原来的炮塔减轻了重量,通过在车辆底部安装装甲增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地雷和简易爆炸装置威胁的能力。“纳格马什奥特”(nagmash'ot, 1983年)装甲运兵车重57.3吨,载员12人(驾驶员、指挥官和10名乘客),由美国产750马力AVDS-1790-2AC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随后相继迅速升级为安装先进反应装甲和大块侧裙板的“纳格马科恩”(Nagmachon, 80年代中期)、“纳克帕顿”(Nakpadon, 90年代)装甲运兵车。一些“纳格马科恩”装甲运兵车配备嵌有前进观察员观瞄设备的不能旋转的独特“狗窝”式炮塔。
以色列的“美洲豹”(Puma)战斗工兵车和德国的一种新型步兵战车(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 IFV)有着相同的名称,但不能混为一谈。“美洲豹”战斗工兵车也是利用“百夫长”坦克的底盘改装而成。它在1991年左右加入部队服役。
早期型号的“美洲豹”战斗工兵车保留了“百夫长”坦克采用的“霍斯特曼”螺旋形弹簧悬架系统和750马力柴油发动机。后来型号的“美洲豹”战斗工兵车采用了经过改进的悬架系统和900马力“梅卡瓦”动力单元,在道路上的行驶速度为每小时28英里(45公里)。载员包括指挥官、驾驶员、炮手和5名排除炸弹和清理障碍的工兵。这名炮手的“车顶武器站”安装1挺远程控制7.62毫米或者12.7毫米机枪。车顶舱口可以另外再安装3挺机枪,车厢内可以安装1座60毫米迫击炮。
“美洲豹”战斗工兵车可以配备排雷犁或者排雷滚轴以及拉斐尔公司研制的“地毯”(Carpet)排雷系统,这种扫雷系统携带20枚采用燃料空气炸药弹头的近程火箭弹,可以在1分钟从雷区中炸出一条100米长的狭长通道。
2006年的黎巴嫩战争证实了超重型装甲运兵车的生存能力,当时以色列国防军面对先进的俄罗斯产反坦克导弹。14辆“阿奇扎里特”装甲运兵车和“美洲豹”战斗工兵车被击中,但只有7名军人被打死。
“梅卡瓦”坦克改装成的“纳美尔”装甲运兵车
在希伯来文中,“纳美尔”(namer)的意思是大型猫科动物“老虎”或者“豹”。以色列的“纳美尔”装甲运兵车重达66吨,是有史以来建造的最重装甲运兵车。当前,大约有130辆此型装甲运兵车在服役。早期型号的“纳美尔”装甲运兵车由多余的“梅卡瓦”Mk.Ⅰ坦克改装而成,但是新生产的“纳美尔”装甲运兵由位于俄亥俄州利马的通用动力公司组装后,运到以色列后再安装武器和秘密的复合反应装甲。
“纳美尔”装甲运兵载员11人:指挥官、驾驶员、炮手和8名军人。炮手的遥控武器站可安装7.62毫米或者12.7毫米机枪,或者40毫米榴弹发射器。车辆外部安装的4部摄像机提供360度的视野。未来型号的“纳美尔”装甲运兵将安装30毫米自动炮和拉斐尔公司研制的“战利品”(Trophy)主动防护系统。当前,“纳美尔”装甲运兵正在接受美国陆军地面作战车辆计划的评估。知远/杜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