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独立”号濒海战斗舰(右前)和“自由”号濒海战斗舰。 |
濒海战斗舰(LCS)是美国海军水面舰艇新家族中的首位成员。它是一种高速、高机动性的网络化水面战斗舰,也是被称为DD(X)的美国未来水面战舰家族中的一种专用舰型。濒海战斗舰设计用于满足滨海(沿海水域)作战对浅吃水舰艇的迫切需求,以应对新兴的潜在“非对称”威胁,这些威胁包括沿海水雷、静音柴油动力潜艇以及携带炸药与恐怖分子的小型、快速武装小艇等。
2004年5月,美国国防部和美国海军宣布,选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领导的两个独立国防承包团队,分别实施第一代濒海战斗舰系统设计,然后提供详细的设计与建造方案。
濒海战斗舰的最终建造数量尚未敲定,但有人猜测共由375艘军舰组成的美国海军舰队中将会有56艘或者多达60艘的濒海战斗舰。
濒海战斗舰设计
尽管美国海军的两种濒海战斗舰都满足濒海战斗舰计划的顶级性能要求与技术要求,但是它们设计迵异。这两种濒海战斗舰都实现了冲刺速度超过40节和远程运输距离超过3500英里的目标。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自由”级(Freedom Class)濒海战斗舰是一种高速半滑行单船体军舰。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独立”级(Independence Class)濒海战斗舰是一种舰首为细长型稳定单船体的三船体军舰。
这两种濒海战斗舰设计的海上框架容纳濒海战斗舰核心任务和特殊任务设备与操作舰员。它们都能够有效发射、控制和回收各种作业工具,然而这两种设计的水中作业工具与空中作业工具的发射与回收策略有所不同。这两种设计也采用了十分迵异的方式来组合可重构的内部空间。
第二代濒海战斗舰的设计和采购方法会有所变通,将考虑到从第一代设计中获得的经验。这两种濒海战斗舰设计,在以40节至50节的速度冲刺时,舰体会尽可能多的脱离水面。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设计由单体船托起军舰上层建筑。通用动力公司的三体船设计,前部采用稳定的修长单船体,通过两个底部支架使船体上移并减少浸湿面。这两种设计策略的船体外形都使其信号特征降低。“自由”级和“独立”级濒海战斗舰设计都将随着设计目标的调整继续发展。
“自由”级濒海战斗舰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出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以一种半滑行单体船设计为基础。该公司于2004年12月获得了“自由”级濒海战斗舰首舰(LCS-1)的建造合同。这艘濒海战斗舰被称为“自由”号,于2005年6月在马里内特海事公司(Marinette Marine)位于威斯康星州的船厂内铺设龙骨,于2006年9月下水。
“自由”号濒海战斗舰于2008年7月开始接受建造方海上测试。2008年9月,美国海军接收了这艘濒海战斗舰,2008年11月8日,美国海军宣布“自由”号濒海战斗舰加入海军服役。该艘濒海战斗舰的母港设在圣地亚哥海军基地。2010年2月16日,美国海军“自由”号濒海战斗舰离开梅波特海军基地,进行首次部署,这比计划提前了两年。美国海军于2012年6月6日接收了“沃思堡”号濒海战斗舰,这艘濒海战斗舰预计会在2012年9月22日举行服役仪式。另外4艘“自由”级濒海战斗舰也都已命名。美国海军前6艘“自由”级濒海战斗舰的名称为:
•“自由”号(USS Freedom, LCS-1)。
•“沃思堡”号(USS Fort Worth, LCS-3)。
•“密尔沃基”号(USS Milwaukee, LCS-5)。
•“底特律”号(USS Detroit, LCS-7)。
•“小石城”号(Little Rock, LCS-9)。
•“苏城”号(USS Sioux City, LCS-11)。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的最初命名为“勇气”号(Courage)的LCS-3濒海战斗舰本来应在2009年举行服役仪式。该公司于2006年6月获得了“勇气”号濒海战斗舰的建造合同,这艘军舰本应在2007年年初开工建造。
然而,2007年1月,美国海军要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停止LCS-3濒海战斗舰的工作。美国海军希望审查该项目,因为其担心“自由”号濒海战斗舰建造成本增加。2007年4月,美国海军终止了LCS-3濒海战斗舰建造合同。
2009年4月,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Robert Gates)在国防部预算中,声称支持美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计划。2009年3月,LCS-3濒海战斗舰被更名为“沃斯堡”号。“沃斯堡”号濒海战斗舰于2009年7月11日铺设龙骨,于2011年10月完成试航。
2005年4月,美国海军授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一份对外军事销售合同,要求该公司进行一项为期9个月的可行性研究,以探讨对其濒海战斗舰进行修改来满足以色列海军的要求。这项研究集中在船体、机械和电气系统的兼容性。以色列海军的要求,包括安装用于发射“巴拉克”(Barak)导弹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2007年11月,这份合同扩展到包括研究作战系统的技术规范和成本。2008年7月,以色列要求通过外国军事销售(FMS)渠道购买多达4艘LCS-1改型战舰。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自由”级濒海战斗舰的承包商
位于新泽西州穆尔镇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海上系统和传感器分部负责管理这份合同的选择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领导的团队还包括:马里内特海事公司船厂、博林杰船厂、吉布斯与考克斯公司的海军舰船设计师、西班牙伊扎尔公司和博隆-福斯海军造船厂。
“独立”级濒海战斗舰
通用动力公司与奥斯塔公司提出的“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以三体船船体为基础。迄今为止,美国海军“独立”号濒海战斗舰已经加入海军服役,“科罗纳多”号有望于2012年6月举行服役仪式。另外4艘“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也都已命名。美国海军前6艘“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的名称为:
•“独立”号(USS Independence, LCS-2)。
•“科罗纳多”号(USS Independence, LCS-4)。
•“杰克逊”号(USS Jackson, LCS-6)。
•“蒙哥马利”号(USS Montgomery, LCS-8)。
•“加布里埃尔•吉福兹”号(USS Gabrielle Giffords, LCS-10)。
•“奥马哈”号(USS Omaha, LCS-12)。
2005年10月,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获得LCS-2“独立”号濒海战斗舰的建造合同。2006年1月,这艘濒海战斗舰在位于阿拉巴马州莫比尔的奥斯塔美国船厂铺设龙骨。它于2008年4月下水,并2008年10月举行建成仪式。2009年10月,“独立”号濒海战斗舰完成建造方试航,并于2009年12月交付美国海军。2010年1月,美国海军宣布“独立”号濒海战斗舰加入海军服役。
“科罗纳多”号(LCS-4)是一艘采用三体船设计的“独立”级濒海战斗舰。2006年12月,通用动力公司获得最初命名为“自由”号的LCS-4濒海战斗舰建造合同。2007年10月,美国海军终止了这艘军舰建造合同。
2008年4月,美国海军向这两家公司发布了3艘濒海战斗舰的建议请求。在此之前,美国海军已计划在2008年和2009年订购9艘第二代濒海战斗舰,这些军舰将在2010年至2012年服役。
2009年4月,美国海军授予通用动力公司“科罗纳多”号濒海战斗舰(LCS-4)的建造合同。2009年12月,“科罗纳多”号濒海战斗舰铺设龙骨。美国海军计划于2012年6月接收这艘濒海战斗舰。
通用动力公司“独立”级濒海战斗舰的承包商
位于缅因州巴斯的巴斯钢铁厂负责管理这份合同的选择权。通用动力公司领导的团队还包括:位于阿拉巴马州墨比尔的奥斯塔美国船厂(澳大利亚奥斯塔船舶公司的子公司);位于马里兰州罗克维尔的BAE系统公司;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海事应用物理公司;位于弗吉尼亚州利斯堡的CAE海事系统公司;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电子系统分部;位于佛蒙特州柏灵顿的通用动力装备与技术产品公司;位于康涅狄格州格罗顿的通用动力电船公司;位于华盛顿特区的通用动力公司先进信息系统公司以及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华的通用动力加拿大分公司。
濒海战斗舰的核心能力
濒海战斗舰满载吃水10英尺,这使它们可以到达很浅的水域。这些战舰的最大速度将达到50节左右,以冲刺速度行驶时航程为1500海里。它们的经济速度为20节,以这种速度行驶时航程达到4300海里。
濒海战斗舰都配置一个直升机甲板和机库。这个甲板可以起降MH-60R/S直升机,发射和回收战术无人机。在5级海况下,即在风速高达27节,平均浪高在6.4英尺到9.6英尺之间情况下,濒海战斗舰可以起降飞机。在4级海况下,即在风速高达21节,浪高达5英尺情况下,濒海战斗舰在15分钟之内可以发射和回收像40英尺长高速快艇那样的水运工具。
2008年7月,美国海军授予通用动力机器人系统公司一份合同,由该公司为濒海战斗舰开发一种无人驾驶和其他水运工具通用发射和回收系统(common launch and recovery system, CLRS)。
濒海战斗舰将携带持续21天的必需品,也可以进行海上补给。濒海战斗舰编配的舰员人数将在15人至50人之间,可以为75名舰员和特殊任务人员提供住宿。它们的战备率将达到百分之九十五。
濒海战斗舰一项核心能力将是可以部署配备导航雷达、红外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基本载荷的“火力侦察兵”(Fire Scout)无人机、无人驾驶充气艇和“斯巴达”(Spartan)无人驾驶水面航行器。
濒海战斗舰的任务模块
濒海战斗舰的任务模块可在24小时内完成调整、测试并正常工作。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负责任务包的集成。任务包将包括水雷战(MIW)任务包、反潜战(ASW)任务包和水面战(SUW)任务包。
任务模块可集成到标准尺寸的集装箱中,这些集装箱可以安装在濒海战斗舰上,也可以安装在其他系统上,在需要时通过托盘转移到濒海战斗舰上。这些系统将与网络连接,可以和濒海战斗舰上的其他系统、其他水面舰艇和飞机通信。
濒海战斗舰的水雷战模块包括:AN/WLD-1远程操作猎雷系统,AN/AQS-20A声纳水雷探测系统,有机机载水平感应扫雷系统,机载激光水雷探测系统和机载水雷排除系统。
濒海战斗舰的反潜战模块包括“海魔爪”(Sea TALON,TALON是战术滨海网络的英文缩写)海底监视系统,这种系统正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海上系统和传感器分部开发,它集成了一系列的声纳传感器、半潜式工具和以网络为中心的通信设备。
无源传感器包括高级可部署系统(advanced deployable system, ADS),这是一种可迅速部署的海底阵列声波监测系统。带着反潜任务系统的半潜式AN/WLD-1远程操作猎雷系统,拖着一套远程拖曳主动源(RTAS)和一套带着远程拖曳阵列多功能声纳的多波段转换器。
濒海战斗舰的反潜战模块还包括可以从MH-60R直升机部署的系统(mk54鱼雷、声纳浮标、雷神公司AN/AQS-22机载低频声纳)和无人驾驶水面航行器(投吊式声纳、多元静态主动式声纳和超轻型拖曳阵列声纳)。
2006年10月,美国海军授予通用动力机器人公司一份合同,由其为反潜战模块开发4种无人驾驶水面航行器。舰队级无人驾驶水面航行器长11米,重7.7吨左右,有效载荷大约为2270千克,速度35节,可能连续航行24小时以上。
濒海战斗舰的水面战模块包括一门通用动力公司产MK46型30毫米舰炮(也用在快速机载水雷清除系统和美国海岸陆战队远征战斗车辆上),这种舰炮发射速度高达每分钟200枚炮弹,是美国陆军非视距精确攻击弹药导弹系统的一种改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雷声公司正在合作开发这种非视距发射系统和精确攻击导弹。直接攻击导弹采用双模热红外和半主动激光导引头、多模战斗部,其射程可达40千米。MH-60R直升机装备机炮和“地狱火”(Hellfire)导弹。
濒海战斗舰的舰炮
通用动力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建造的濒海战斗舰都装备了BAE系统公司地面和武器装备分部(前身是联合防务公司)生产的mk110型57毫米舰炮系统。mk110型舰炮系统以每分钟220枚的速度发射mk295型炮弹,射程为14千米(9英里)。
通用动力公司的三体船设计
由通用动力公司团队提出的前部为细长的稳定单船体的三体船设计,总长127.8米,最大宽度28.4米,满载排水量2637吨。海上框架以奥斯塔公司的“Benchijigua Express”号乘客/汽车渡轮设计为基础。
一套海军前视红外设备安装在舰桥上。雷神公司研制的“海拉姆”(SeaRAM)反舰导弹防御系统安装在机库顶上。“海拉姆”系统采用了“密集阵”1B(Phalanx 1B)近战武器系统的传感器,但是用发射滚弹体导弹的Mk11导弹发射装置取代了20毫米机炮。数个50口径机枪架安装在机库两侧过道的左右舷上和略低于直升机甲板平面的船尾处。
诱饵系统包括三套Super RBOC诱饵箔条发射系统和两套“纳尔卡”(Nulka)诱饵发射系统。电子对抗设备将包括EDO公司研制的ES3601战术雷达电子支援措施(ESM)系统。拖曳式声纳和拖曳式诱饵从船尾发射。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电子系统分公司将提供综合作战管理系统(integrated combat management system, ICMS),BAE系统公司电子系统分公司将提供无线电通讯系统,CAE海事系统公司将提供自动化军舰控制系统。
主桅杆上安装Link16数据链天线、Link1数据链天线、协同作战能力收发装置和萨伯微波系统公司(前身为爱立信公司)研制的“海长颈鹿”(Sea Giraffe)雷达。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半滑行单体船设计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先进半滑行海上框架以意大利Fincantieri造船公司为1000吨级的“战马”号(Destrier)商船引进的技术为基础,这种商船曾经创下跨大西洋行驶的速度纪录。
这种单体战舰舰身为钢质,上层建筑为铝质,安装两台劳斯莱斯公司生产的MT30型36兆瓦燃气涡轮发电机,两台费尔班克斯•莫尔斯公司生产的柯尔特-皮尔斯蒂克16PA6B STC柴油发动机驱动四台大型声学优化劳斯莱斯喷水推进器。四台伊索塔-弗拉西尼公司生产的V1708型船用柴油发电机组提供辅助电力。Fincantieri海事系统北美公司将供应驾驶控制系统。这种军舰的最大速度是45节,整体长115.5米,最大宽度13.1米,吃水3.7米。
这种单体战舰还采用自动式船尾门和船尾坡道,为发射和回收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工具而设计的侧面发射门和桥式起重机。它的作战管理系统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基于开放式体系结构的COMBATSS-21指控系统。这种军舰将配备欧洲航空防务及航天公司研制的TRS-3D型C波段雷达,以实施空中与水面监测和火力分配。它还将安装了丹麦Terma A/S公司研制的软杀伤武器系统(SKWS)诱饵发射装置。知远/杜和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